六月天点赞专题

《工程项目管理》读书感悟(6)冲突

2023-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城隐士

沟通障碍常常导致组织争执和冲突。

常见问题:

协调会议经常被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员打断、干扰或偏离主题。

信息传递不够准确,理解偏差,不着要领,反馈不及时或无反馈。

人们不敢将意见和建议提出来,没有明面上的争执,矛盾却存在于潜意识里。

部门中存在消极悲观甚至绝望的氛围。

多组织的企业,不同部门的利益获得和工作目标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和做法,其中往往互相冲突甚至尖锐对立。

如某管理人并无管理才能,无法通过工作为公司和自己获得收益,他的职位反而利于中饱私囊,通过非法途径获益。当以利益为目标时,这个途径是唯一渠道,那这个管理人可以说是无法合作的,而且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控风险,做出违法暴力行为。

原因分析:

项目人员缺少对目标、责任、组织规则和过程的理解。

管理人自恃经验丰富,决策武断,不和部门成员商量就命令执行。

对信息、任务理解偏差,或从自己利益出发理解目标,导致理解混乱。

缺乏对成员工作的明确定义,工作内容模糊,职责冲突,缺乏授权。

项目优先级不明确,多项目间资源争执。

股东或合伙人对项目非程序干预,形成多业主状态。

业主或管理人独裁,不允许提出不同意见,内部言论堵塞。

因存在幕后问题或故弄玄虚,信息不敢透明。

因个人矛盾或互不信任,导致项目难以运行。

不敢上报坏消息,采用封锁的办法处理问题。

仅依靠报表和数据,不做与实施者的面对面沟通。

喜欢强迫命令,不愿多做解释和说明,经常处罚或以处罚相威胁。

会议主题不明,或不能好好引导,或会者不守纪律,或领导过于强势,或个性缺陷,组织观念弱。

下层单位滥用灵活处置权,随意扩大处置范围,违背总目标或与其他部门产生摩擦。

管理人缺乏管理技能、技术判断力或经验,没有威信。

对待争执:

没有争执不代表没有矛盾,潜在风险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更激烈的冲突。

适度的争执有利,处理得好,不仅可以解决矛盾,还可以产生新的激励。

过于融洽的环境没有生机和活力,可能导致竞争力丧失,不能优化。

正确方法不是禁止争执,而且通过争执发现问题,让大家公开自己的意见,暴露矛盾和分歧,获得新的信息,并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沟通达成共识。

对争执的处理首先取决于管理人的性格和对争执的认识程度。解决争议通常有以下方式:

以双方合作,利益共享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协商、调停解决。

通过成熟的组织规则减少冲突。

回避、妥协、和解。

由高层领导裁决。

仲裁或诉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