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录妖异录短篇小说

瓶中妖

2017-08-03  本文已影响234人  肆月南

“三千里明月,幸而分得你半生守候。”


李四梅的家里有一个瓶子,祖传的,很有些年头了。

他祖上曾经发达过,但是到了他这一代,早已经千金散尽,成为了平民百姓。如今只剩下这一个瓶子,还可以依稀透露出当年的富贵。

这个瓶子通身白色,白得润泽大气,叫人看了就心生欢喜。李四梅把这个瓶子放在家里的多宝阁上,有宾客来了,总会第一眼看见这个瓶子,然后就要惊叹一番。这个时候,李四梅就会眉飞色舞地侃起昔日祖上的富裕。

但是每当送走了客人,李四梅又觉得无限辛酸,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平凡人。祖上再怎么风光,那也是祖上的旧事了,与他无关。

这时,李四梅总会看着这瓶子,轻轻叹气。抬手取下那瓶子,用手细细摩挲着,无限的小心。

要是我能重振家业,曾祖九泉之下也会觉得欣慰的吧。

李四梅这样想着,自嘲地笑笑,看着这白瓶子,他觉得这不过是做梦。


时值盛夏,又逢每年一次的国试,李四梅要到王都千寻城赶考,努力积攒了一年的盘缠,却在这个时候被贼人偷走了。

李四梅走投无路,只能当掉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个白色的瓶子。

当铺的米老板见了这个瓶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瞟一眼衣着普通的李四梅,米老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出价钱。一番讨价还价以后,以二十两纹银的价钱成交。

李四梅拿了钱,回到家,打点好行装,匆匆踏上了去往千寻城的路。


李四梅为了凑钱赶考,已经晚了其他的考生两天上路,再加上囊中羞涩,他只能靠自己走路去往王都。为了不迟到,他从森林中抄小路,日夜兼程,不眠不休地朝着王都的方向走。

赶了一天一夜,李四梅累了,于是他席地而坐,背倚着路边的大树,闭目养神。

突然有人的温热鼻息从耳边传来,李四梅吓了一跳,他一转头,看到的是一个容貌秀美的女子,着一身素白,正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李四梅赶紧站起身,退后半步,询问女子有何事。

那女子笑着靠近李四梅,开口说话,声音犹如莺啼,说话的内容却让李四梅吃了一惊。

“我是你昨日典当出去的白玉瓶,如今还来找你,我得一直跟着你,我能成精是你曾祖父的恩情,我得还的。”

李四梅自然不相信,盘问了半天。那女子居然连李四梅的后肩上有一个血红色的胎记都知道,还知道自己祖上做的是玉器生意。李四梅相信了,可是还是觉得这实在是荒谬。

那女子总是笑盈盈的样子。她告诉李四梅,自己当初本该是奉献给皇帝的贡品,却因为一个工匠的利欲熏心,偷换了她和一个普通的瓶子,所以自己才没有被送进皇宫。而工匠做的事被李四梅的曾祖父发现了,曾祖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辞退了这个工匠。

然而此事最终被曾祖父的竞争对手揭发了出来,原来那个工匠就是他们安排好了,要算计李四梅的曾祖父的。

那工匠也是拿钱办事,然而他脑子不好使,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也是死罪难逃。秋天一到,李四梅的曾祖父和那工匠一并被问斩。

欺君是大罪。

本来李四梅家要被株连九族了,可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赦免了其他的所有人,只杀死了家主。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都是因为我哟。”白衣女子得意地笑了,“如果没有我去劝说当朝皇帝,你李家在那时恐怕就要消失于人世了。”

李四梅半信半疑,但还是对白衣女子表现出敬重。因为确实,那年发生的事,让所有人都想不通。


李四梅休息够了,想启程赶路,那女子却不让。她让李四梅就在这里等候,然后自己离开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四梅听到不远处传来车马辘辘之声。他站起身张望,只见四匹骏马齐头并进,拉着一辆华丽的车子。车两旁还跟着四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看起来像是护卫。

李四梅所在的国,名叫千寻川。这里只有富可敌国的官商,或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四匹马拉的车。

李四梅有点困惑,为什么这样有钱有势的人,也要往这小路上走?

那马车车夫看到李四梅,突然拉紧了缰绳,勒住马。跳下车来,走向李四梅。

“这位兄台,请问你可知千寻城要朝哪个方向去?”

这马车夫看上去文质彬彬,李四梅心里暗暗惊叹,觉得真是大户人家,就连马夫都这样有礼。

李四梅给车夫指了路,那车夫道了谢,转身欲走,却又回头极快地打量一下李四梅,问他是否也是要去往千寻城。

李四梅应声说是,那车夫便回到马车上,和车里坐着的人说了几句话,然后抬手招呼李四梅,让他上车来。

李四梅哪里敢进到车里,只说自己和车夫坐在一起就行。

车主人不说什么,似乎是应允了。

李四梅于是心生感激,和车夫坐在一起,一路到了千寻城外。


在去往千寻城的途中,李四梅一直觉得这车夫和随行的四个护卫非常奇怪。

面前明明是一片坦途,他们却如在云雾中一般,时时要让李四梅指明道路。

不过李四梅也不多言语,只老老实实指出方向。

到了千寻城,李四梅谢过车主人,与车主一行人分手。

他在城中兜兜转转,总算找到一家还算便宜的客栈。

夜幕低垂,李四梅就着房间里如豆的烛光,打开一本书细细地看着。

他看得入神,等收起书的时候,抬头才发觉那自称是白玉瓶的女子正坐在他对面。

李四梅有些惊讶,他更确定这女子一定是妖精。

“你这一路都去了哪里?我以为你没有来千寻城呢。你怎么到这儿的?”

李四梅虽然心里已经认定她是妖精,但还是问出了对人才有的问题。

那白衣女子笑笑,告诉李四梅自己一直呆在他背着的背囊里,只是因为身量太轻,李四梅才没发觉。

“如果不是我用障眼法,让本来在官道上的那一辆车迷失方向,你现在恐怕还在来千寻城的路上呢。明日寅时千寻城外便要落雨,一直会下三天三夜。若你现在不在千寻城,今年也就别想国试了。”那女子得意地说着,“还不快谢谢我?”

李四梅刚想道谢,却发现自己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你曾祖父叫我故人辞。可是这个名字我不喜欢呢,你帮我重新想一个吧。”

李四梅想了想,刚好看见窗外透着的白色月光,此刻正映照在她无暇的脸上。

“明月。”

李四梅说,就叫她明月。

明月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名字。


离国试还有三日,李四梅只想呆在客栈看书。可是明月非说他对书已经掌握得非常透彻了,应该多出去走走,了解一下这个王朝的都城。

李四梅拗不过明月,只好上街去闲逛。

明月化作李四梅头上的发带,嚷嚷着要看这个要看那个,让李四梅到处跑。所幸明月施了法术,让旁人听不到她的声音,不然李四梅一定会被当成妖怪抓起来。

明月让李四梅去了千寻城的好多地方,参拜神木寺,去了霜降泉,看了长街的对联,听了清酒阁的小调。两天下来,千寻的风土人情了解了个遍。

最后一天,明月让李四梅去城外的松雪亭。不说为什么,只让他在清酒阁买上一壶名叫“折桂”的酒,在那里坐着便是。

李四梅坐在松雪亭中,看着亭外种满了千寻城独有的白雪松。风吹动白雪松的枝桠,纷纷扬扬落下的白色细碎花朵,的确如雪一般。

“松雪亭,果然是松与雪啊。”李四梅心中暗暗感叹着千寻城的风雅与美丽。

“折桂的香气啊,看来这位兄台是今年国试考生?”

身后突然有男子低沉温和的声音响起,李四梅转身,见了个礼。觉得这人面熟,可是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来人称自己叫刘载祥,是千寻城的生意人。李四梅看他器宇不凡,便知道这人一定是家大业大。

他们攀谈起来,从千寻城的风土人情到王朝的兴衰。李四梅喝了酒,勾起一腔豪情。他痛陈王朝的弊病,并条条列出解决的方法,刘载祥只点头附和,眼光中透出的欣赏有些兴奋。

酒尽,天光暗淡,两人作别。

李四梅带着三分满足,回到客栈,一夜好梦。

明月坐在他床边,温柔看着他。


国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诗词歌赋,第二场考算术,第三场则最刁钻,谁也不知道会考什么。

第一二场李四梅都考的很顺利,第三场到了考场公布题目的时候,李四梅差点没笑出声。

千寻城外的考生,作画,画下千寻城的风土人情,然后题诗。本就在千寻城的考生,则以邻国作诗画。

李四梅心中感激明月,若不是她逼着自己出门,按照李四梅的性子,这三天怕都会呆在客栈。

千寻城的风物在脑海中生动浮现,李四梅下笔如有神助。

画的最后,李四梅不忘添上松雪亭。

那天松雪亭中,一番豪言壮语,李四梅只觉得至今仍在耳边回响。


试毕,李四梅回到客栈。

谢过了明月,李四梅打点行装,准备回乡,却被明月按住。

“现在不急,再等一晚。”

李四梅对明月的奇怪要求没有任何疑问,他知道明月不会害自己。

果然,那一晚刘载祥来了,他找到李四梅,把他请到自己家里。

李四梅借着月光,明明白白看到刘载祥家门上的牌匾。

宰相府。

刘载祥,刘宰相,原来如此。

李四梅知道当朝宰相姓刘,可怎么也想不到,居然就是他。

“四梅老弟啊,真不记得我了吗?”刘宰相把李四梅请到书房,“你来千寻城,可还是坐我赶的马车呢。”

李四梅大吃一惊,再仔细看看面前的人,发觉他真的就是那天赶车的车夫。

“哈哈哈,也难怪。我打扮得实在是太像个车夫了。”宰相大人抚掌大笑,对自己的化装非常满意。

原来那天的马车上坐着的,正是当朝国君。化装成普通商户的样子,到李四梅所在的郡微服私访。

“四梅老弟啊,那天在松雪亭你所陈述的事,圣上此番微服私访,已经看到了,他也在想解决的方法,但是一直不得要领。你所说的解决方案,我也告诉圣上了,圣上很满意,所以,不论你今年国试是否中第,都留在千寻城吧,圣上需要你。”

李四梅懵了,都说好事多磨,自己这还是第一次撞大运。

宰相大人送李四梅回到客栈。

李四梅看着桌子上变回白玉瓶的明月,百感交集。


李四梅中了状元,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千寻城中。路两旁红楼倚翠,对他笑得妩媚无比,但他心中只想着明月狡黠的笑。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想照顾一生的人。

他向明月表白了心意。

明月又露出那种狡黠的笑容,说:“你不必照顾我,我是个妖精,哪里需要人来照顾呢?”

婉言谢绝。

李四梅有些懊丧。

有诗云“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他突然自欺欺人地觉得,自己或许不该给明月取这样一个名字。


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李四梅为曾祖父平了反,洗清了冤屈。他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和宰相成为忘年交,三不五时相约喝酒聊天。

有一回,宰相说起白玉瓶的故事。

“李老弟啊,你知不知道,当年你曾祖父打造出的白玉瓶,为何要叫作故人辞啊?”宰相喝的有点多,抖落出当年的故事,“这是因为,打造这个瓶子的玉,是落华泉底的玉石。为了得到这块玉,你曾祖父从小的玩伴,丢了性命在这上面。等得到了这块玉,又有无数亲近的人,为了争这块玉,打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无数的故人啊,为了这块玉,就这么离开了你曾祖父。所以,它叫故人辞。后来你曾祖父将它打制成瓶子,想着送进皇宫里,就能让大家都死了心,不要再惦记它了。可是谁知道会被利用。

“这瓶子吸收了太多血腥气,成了精。她想报恩,所以用妖术让当朝皇帝赦免李家上下,只是你的曾祖没有得到赦免。只是可惜了,这玉瓶沾染了太多的血腥,谁离得太近,都会折损阳寿的。”

“明月,别再说了,我知道是你。”李四梅喝下一杯酒,他晓得面前坐着的宰相已经被明月附身。

“所以你知道了吧?不是我不愿和你在一起,是不能。我的魂魄要离开一段时间,去往落华泉底,我出生的地方,去洗刷我的罪业。等到我什么时候洗净这一身血腥,我就回来。你愿意等我吗?”明月退出烂醉的宰相的躯壳,眼里闪着泪光。

李四梅点头。

“我会等你,不过我可等不了太久,所以你要快点回来。”

明月,你知道,凡人的日子没有那么长。

不过我会努力活得久一点。


李四梅在朝堂上平步青云,改革除弊,善待百姓。渐渐的,名声大噪。但是他始终保持谦卑,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得到这一切,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明月。

当公事不忙,李四梅总会抽空回到老家,在落华泉边坐着,一坐就是一天。

皇帝器重李四梅,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可是李四梅倔脾气,怎么也不答应。两人在朝堂之上争执起来,皇帝觉得拂了面子,生气极了,将李四梅贬到玉顺郡。

玉顺郡离落华泉,足有三千里。他再不能去看望落华泉中的明月了。

有些遗憾,可李四梅还是上路了。

他将在千寻城的所有家当变卖,买米布施,沿路建了不少学塾。

他带在身边的,只剩下一匹马,一些必要的盘缠,和背囊里的明月。

明月再没从瓶子变成人的样子。


李四梅在玉顺郡为官,可谓是造福了一方百姓。

玉顺本是个破败之地,但李四梅来了以后,革故鼎新,鼓励农业。渐渐将此地变成鱼米之乡。

玉顺郡,成了富藏于民的代名词。可是李四梅始终住在一间普通的房子里。家里看起来最贵的东西,还是那个白玉瓶,一如当年,他还没成为朝廷命官的时候。

李四梅没有娶妻,一直到五十岁。

某天晚上,李四梅在庭院里吹风,月光照着小院,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桂花的味道,渐渐浓了。

又是国试的时节啊,李四梅心里想着。

转身准备回房,却发现明月堵在门口。

“还不打算成亲吗?”明月抱着手,头歪靠在门框上,眉眼弯弯,笑靥如画。

“在等你啊。”李四梅也笑了,走上前,拂去明月发梢上的落花。


“李四梅,千寻白洛州人,霜历四年生。少时清贫,天资聪颖,性纯良刚直……十九平国乱,镇饥民,革故鼎新,惩治奸佞,嫉恶如仇……时年二十七,上赐婚,然红鸾未动,拂上意。为君主动怒所贬,至玉顺郡,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玉顺自此风调雨顺,富藏于民……露历三年卒于家中,时年九十七,无疾而终。玉顺百姓无不感念其恩德,长跪于梅公墓前,久不愿起。后,天降甘霖,百姓为修承泽寺,供奉梅公生前挚爱物什,一白玉瓶。”ーー《千寻记•贤臣卷•李四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