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品读茶学经典读书

跟我一起读《茶经》· 采茶为何用竹筐?

2019-05-17  本文已影响1人  爱茶闲人

        上文读到采茶工具——籝,“以竹织之……茶人负以采茶也”,这个采茶用的筐是用竹子编织而成的。

        那为何要用竹筐,而不是布袋、木筐或者金属器具等等呢?这主要是因为竹子其独有的特性。

跟我一起读《茶经》· 采茶为何用竹筐?

        首先,唐时产茶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产茶区一般也多产竹子,就地取材,十分方便。

        第二,生长周期较短,一般2-3年就能成材,而且经久耐用,比木材环保。

        第三,质地轻盈,负以采茶不至太沉重,可减轻采茶的负担。

        第四,价格便宜,经济实惠。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风透气。竹织器具有很多缝隙,能有效避免刚采下来的茶青温度升高,防止因发热引起茶青变质,能最大程度保护茶青完好。

跟我一起读《茶经》· 采茶为何用竹筐?

        以上几点理由,也体现了茶圣陆羽的茶德思想“精行俭德”。提倡就地取材,经济耐用,不讲究奢侈;同时又追求精细完美高品质。

        从唐至今,采茶仍然使用竹筐。一般配有两款:大筐和小筐。“负以采茶”的是大筐,“腰间配青篓”(皮日休诗)的是小筐。

        采的茶青先放进腰间的小筐,小筐满了再倒入背上的大筐。如此,既方便又省力。

跟我一起读《茶经》· 采茶为何用竹筐?

        采茶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几乎占制茶总劳动量50%以上,是制茶的重要环节,  是决定茶叶品质的第一关。好的茶青才可能制出好的茶叶。所以,采茶工具看似简单,实则重要有讲究。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