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财·财富自由论坛想法简友广场

别让思维捷径毁了你的投资

2023-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基业长红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走捷径。

—— 纳瓦尔

这是屠夫的第 505 篇原创,全文 3000 字

阅读时间 7 分钟,读完别忘了【点赞】哦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传统经济学假设个体都是理性的,以“经济人”为主体创立了很多模型,然而这并不合理。

理查德·塞勒教授指出过传统经济学模型的两大问题 ——

第一,人们在决策中很少建立所谓的「模型」。一家超市里可选的商品组合不计其数,但你去超市还会算出“最优购物清单”吗?

另一方面,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不同的出身和环境会带来一些固化的想法,我们在决策时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

行为科学,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学科。

行为科学的相关细分学科有很多,光是屠夫知道的就有行为决策学、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但都是围绕着“人的思维方式”展开研究,只是落地到不同场景。

金融市场由人组成,这也是市场总存在着“非理性”。通过行为科学洞察人的思维方式,既能帮我们规避决策错误(决策纠偏),也能更好地从别人的错误中获利(洞察情绪)。

今天咱们来聊聊行为科学中的“可得性启发式”。

自杀和他杀,哪个多?

让我们先从一个问题开始:

全世界范围内,

每年死于自杀的人多还是死于他杀的人多?

你可能会说,死于他杀的人要远多于自杀的人,对吧?

如果是这样,你和大部分人的猜想一样 —— 错得一模一样。

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2017年全球自杀死亡人数约为79万,他杀死亡人数约为40万,死于自杀的人数几乎是他杀的两倍

或许你会想,2017年是不是比较特殊?

抱歉,从1990年到2017年,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要远大于他杀,没有例外。

或许你还会想,中国未必符合这个规律?

还是抱歉,数据显示,中国的情况和世界整体趋势完全一致,年年如此。

问题来了: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死于他杀的人数更多?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几秒钟,回忆一下刚才你思考问题的过程。

在回答“自杀和他杀哪个多”时,你的大脑会回忆起之前听说过的他杀和自杀的案例,对吧?

然而,由于他杀被媒体曝光的频率要远远高于自杀,所以你会很容易想到他杀的例子。

仅仅因为“容易想到”,你的大脑就会误认为“发生他杀的频率更高”,进而做出“死于他杀的人数更多”的结论。

大脑的这种“偷懒”习惯,叫“可得性启发式”。

“容易想到”的诱惑

可得性启发式,在行为科学里的定义是:

通过脑海中想起相关例子的容易程度,

判断某类事件的发生频率。

判断自杀的频率很困难,于是大脑偷偷将它换成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能不能轻松地想到自杀的案例?

如果能,那么自杀发生的频率就高;如果不能,自杀发生的频率就低。

类似的例子还有“飞机和火车,哪个失事概率高”,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飞机失事概率高”,但现实却恰好相反。

这是因为,飞机一旦失事,各大媒体都会争先恐后地报道那些恐怖场面,这些报道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容易回想起来。*

*友情提示:「失事率」不等于「失事死亡率」,甚至不等于「里程死亡率」。第一反应弄错的朋友也别丧气,你只是被媒体带偏了。

投资里的例子就更多了。两周前屠夫才在《熊市PUA,杀人又诛心》说过:

2018大熊市,上证指数有46.5%的交易日收涨。

(下图黄色箭头标记的是大涨的日期)

可为什么你记忆中的2018年几乎天天下跌呢?

还是因为可得性启发式。

熊市中,“千股跌停”、“暴跌x%”的标题铺天盖地,不断强化你脑海中的“大跌”印象。

收红的交易日大多是小幅反弹,没有太大话题性,媒体也懒得详细报道。

最终,尽管涨跌时间各半,「跌」给你留下的印象还是要深刻得多。

记得上面怎么说吗?

“容易想到”,会让你高估事件的发生频率。

哪些因素影响可得性?

日常生活中,大脑采用可得性启发式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思考的时间,做出更快判断。

可得性启发式还有一定道理:如果一件事经常发生,我们更有可能了解到它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想到它。

但是,如果你对逻辑学有所了解,或许发现有点不对劲 ——

① 一件事经常发生  更容易了解事件信息  更容易想到事件

② 更容易想到事件  更容易了解事件信息  一件事经常发生

①和②的推导方向相反,①是成立的,②却不一定成立。

然而,当我们的大脑采用可得性启发式进行判断时,恰恰是按②的逻辑进行推导,得出的结论自然不靠谱。

在使用这个思维捷径时,我们的大脑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除了发生次数的多少,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到我们有多容易想起这个事件,也就是“事件的可得性”。

哪些因素会影响事件的可得性呢?朱睿在《决策的逻辑》中为我们总结了3类因素:

1、事件本身的显著性:媒体喜欢大力宣传那些能给人带来极大情感冲击的事件,这些事件也更容易被快速传播并被人们所记住,比如飞机失事、恐怖袭击等。

2、事件和自己的相关度:和自己相关的事件更容易被我们想起,比如家中有了孕妇以后,总感觉街上的孕妇变多了,其实是你更容易注意到孕妇了。

3、被要求回忆事件的次数:这是最有意思的一类因素,咱们展开聊聊 ——

研究人员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招募来一群学生,让他们列出会增加自己未来得心脏病风险的因素,比如生活习惯、性格等等。

其中一半学生被要求列出3个因素,而另一半被要求列出8个,列完之后让每个学生预测自己未来得心脏病的概率。

猜猜看,哪组人会觉得自己未来得心脏病的风险更大?

结果可能让你感到意外:列3个因素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得心脏病的风险要更大!

为什么?

列出3个致病因素比较容易,“容易想起”让大脑产生一种错觉:这么轻松就想到相关因素,看来我得心脏病的风险不小啊!

列出8个致病因素就比较难了,这组学生甚至有人列了5、6个后就想不出来,这种绞尽脑汁的感觉会让大脑觉得自己其实没那么容易得心脏病。

类似的实验不止一个 —— 让被试列出宝马车的优点,一组列2个,另一组列8个,然后对宝马车进行评价,结果是“2个优点组”评价更高。因为列出2个优点很容易,大脑会认为这是因为宝马车足够好。

呵,狡猾的「可得性启发式」!

对投资有什么启发?

上面提到的3类因素本身并不影响事件发生的概率,但是会影响我们想到相关例子的难易程度。

在「可得性启发式」的支配下,大脑会根据回忆的难易程度判断事件的发生频率,这就很容易产生误判。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人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思维捷径呢?

大量数据证明,这三种情况下,你的大脑更可能“偷懒”,使用思维捷径进行判断:

1、精力有限的时候。比如非常忙碌,大脑疲惫。

2、开心的时候。开心的人会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3、大权在握的时候。觉得手握大权、高人一等的人,更容易轻信这种“直觉”。

屠夫也回忆了一下,自己大概有70%的投资失误源于这几种背景:

工作忙的时候,如果市场有变,更容易“先斩后奏”,不经研究就匆忙交易

大幅浮盈的时候,更容易给一些“看好后续”的基金加仓,脱离交易计划

升职加薪的时候,更容易在加仓时“大手大脚”,明明投资跟升职是两码事

好家伙,可得性启发式对投资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既然知道了大脑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偷懒”,也就不难找到应对方法:

1、尽量在精力充沛、心境平和时考虑你的投资计划

2、制定计划后严格执行,切忌中途打折、偏离甚至扭曲

3、如果计划效果不佳,也要在精力充沛、心境平和时考虑如何修改,而不是边改边做、边做边改

尤其第2和第3点,屠夫见到过太多反例了 ——

大跌时吓破了胆,计划加仓不敢加

大涨时冲昏了头,计划减仓不肯减

—— 得不到执行的计划,等于没计划。

写在最后

从一个行为科学实验开始,今天屠夫和大家讨论了「可得性启发式」对我们决策的影响。

术语很拗口,通俗一点说就是大脑偷懒,走了“思维捷径”。

走捷径固然能得到更快的判断,但也更容易得出错误的判断,作为投资者应当谨慎决策,避免思维捷径。

用一张图概括今天的内容:

今天的内容灵感源自朱睿的《决策的逻辑》,感谢读完。

如果觉得还行,希望你能点赞、在看、转发~

感谢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