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健康&养生

饭桶的演变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31人  小辈伐道_Hunter

今天吃了一个盖码饭,名字很霸气,霸王盖码饭。

真的很霸王,怎么说呢?

没青菜、没鸡蛋,没汤,简单到极致。

中午时分,排队吃饭的人多,等餐需要十分钟以上。

开口的大碗,比脸都大,饭装了三分之一,等餐的过程中,看到女生在吃,饭剩下一大半。

我饿了,我想我能吃完,结果费劲的还剩下三分之一,有点撑...

吃完就走,摸摸肚子,感觉不舒服,午休都受影响。

昨天的定食比较好,一小钵蒸米饭,吃完了就没了,不多不少,吃饭二十分钟以内就不会有任何饱腹感,也不会大量的消耗氧份,人也不会蠢蠢的,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七成饱,不需要,五六成足以,又没体力活。

见过干体力活的吃饭,四五十岁的工人,在工地,能吃两份重饭,看着小山一样的饭都觉得不可思议。

曾几何时,吃饭变成了一种负担,饭量不断的在缩减,也不是刻意的在控制。

读初高中,放学回家,老妈还没做好饭,能在家门前哭闹半天,嚷嚷:“我饿了,我要吃饭。”

吃饭了呢,一顿能吃三碗米饭,而且还吃得快,狼吞虎咽的。

我妈骂我,你就是个饭桶。

前后十来年,饭量减少了三分之二。

大家都一样吗?

不是,不然霸王盖码饭不会那么多人吃,见过不少同龄人仍然吃我高中时期的饭量,但是普遍饭量已经锐减了。

是怎么减下来的呢?

我观察自己,是吃得精了,喜欢荤素搭配,一味的大鱼大肉早腻了,最怕就是逢年过节的大餐,素材小炒趁热吃,比肉香多了,甜多了,还不涨肚子,顿顿吃,天天吃,也没关系。

另外一个原因,吃得慢了,一口一口的吃,嚼碎了吃,再好吃也细细品尝,不追求纯粹的饱腹,还有就是,吃变成了一种形式,边吃边聊天,边吃边谈事情,边吃边刷手机,这当然不好,但也造成吃饭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吃饭的时间被强行的拉长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按点吃饭,尽量保持饮食规律,无特殊原因吃饭从不拖拉,十二点吃,不会拖到一点;六点晚饭不拖到八点。

久而久之,饭桶变成了小饭桶,变成了小饭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