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兩個相愛的人卻無法給彼此幸福?~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生活中,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等等常常帶給我們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但是那並不是我們的本意,甚至我們內心明明是愛着對方,語言暴力卻使我們變得冷漠、隔閡、敵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甚至在經歷戀愛、婚姻、教養子女的過程中,我想大多數的人,最感到困惑的就是對於溝通的拿捏,舉例來說, 就我對我父母親相處模式的觀察,我感覺到父母親對於對方其實是有濃濃的愛意的,但無奈他們之間在互動時,卻常常因詞不達意,而反而將對方越推越遠,甚至每次對話時,因爲怕受傷害而先發制人.....漸漸地變得劍拔奴張,為什麼會如此呢?
人際溝通重視的是說清楚、講明白,但有時候因為害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會變成對他人的批評,因此欲言又止,或是有「即使我不說,你也應該要知道…」的迷思,期待別人察言觀色,了解自己,於是最後就淪為禁口不言,甚至彼此猜忌。
事實上,愛你在心口難開常是人際關係的癥結點,而有些時候我們明明就想與別人好好的溝通,但最後卻又弄巧成拙,讓關係越來越僵化。
想一想,下列的對話是不是常聽到呢?或是你曾對你的家人說過呢?
「你知道你每天花時間在看電視的時間有多長嗎?如果你把這個時間拿來運動、陪伴家人是否更好?」
「 難道你以為我喜歡哰叨嗎?我念你是愛你、罵你是關心你。」
「你一天到晚只想著玩,以後畢業能找到好工作嗎?」
「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我不知道你還能做什麼?」
「你怎麼這麼智障,這麼簡單的道理也不懂?」
「你就是這麼胖, 所以你老公才會變心」
我以前會以為用這樣的對話是代表我們是在關心別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我們是用言語在霸凌別人,只是大多數的人都沒發覺,或是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好意,但...,錯了!
以一個身為母親的我為例,在全球疫情擴散,全家合力抗疫的期間,孩子們因為不用上學而開心地每天待在自己家裡的舒適圈, 玩他們愛玩的電子遊戲,老公雖然很用心地擔負家計, 但我並沒有因此而放過他們,反而以關心之名,對所有的家人進行「壓迫」之實。所謂壓迫 就是我不斷地按著自己要的方式, 勸導家人按照我的方式來過生活。
例如早晨我們的對話通常就是類似以下的樣子,
「 Arthur 你洗好臉、刷好牙了嗎?」
「 為何昨天又沒洗澡了?你是豬嗎?為什麼這麼懶?」
「 你這個髒小孩,懶惰蟲, 懶豬,還不快去清理一下你的房間!看你的房間亂成什麼樣了?」
對照大兒子我時常講的話則是:
「 可不可以不要再玩了,別浪費你的生命在無用的事物上!」
「 你可不可以多點讀點書,好變聰明一點!」
「你可不可以懂事一點,現在都幾歲了?」
我對我老公的霸凌則是:
「 為什麼每次衣服、襪子都亂丟?」
「用完物品可不可以物歸原處?」
「你真是一個難搞的人?」
「兒子們所有的壞習慣都是你養成的!」
哇!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令我無法忍受的事情,而我竟然認為我的痛苦都是別人造成的!難怪我過得如此不安生....直到我讀了「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這本書,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生活中有許多我習以為常的溝通方式其實是「暴力性」的。
例如:我對於用好壞、是非、對錯作為判斷標準, 甚至我自以爲是的以自己為中心,將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強加於家人身上而忽略他們共同的感受和需要。我盲目的以爲只有我的標準才是對的,因此在生活中我不知不覺地用怒氣、指責、歧視、嘲諷、批評謾罵、甚至侮溽、比較、分析等方式,為家人的表現貼上標籤!
若非上了宇宙公民的高效閱讀課程,培養了我敏銳的覺知覺察能力..,有可能到現在我還處在這種人際關係中的盲點:也就是我的思考和溝通的模式因不正確而導致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造成我自己跟家人之間關係越加疏離、冷漠,而我們之間也因不斷地相互指責,而造成了衝突與傷害!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卻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透過「觀察」、「表達感受」、「需要」、「做出具體請求」這四個步驟,使我們能夠真誠的表達自己,也能夠深入的傾聽他人,建立心與心之間的連結,無須妥協就可以化解衝突,豐富彼此的生命。
這本書究竟能夠為我帶來什麼樣的生命改變呢?那麼就藉由我的讀書筆記一探究竟吧!
以下是讀書筆記分享
作者簡介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 Ph.D.)
是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 The Center for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這一非營利機構的創始人及教育服務主管。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他早年生活在動盪不安 底特律市,遭遇了許多暴力。於是,他對運用新 溝通方式和平解決分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促使他開始學習臨床心理學 1961年,他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得該專業的博士學位。他接下來的生活經歷和對宗教的比較研究激勵他發展了非暴力溝通模式。
手上拿著吉他和布偶,在世界上一些最為暴力的區域工作,盧森堡博士展示了如何創造一個更和平 世界。
譯者:
蕭寶森
台大外文系學士,輔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報社編輯以及大學講師,譯作:蘇菲的世界、最後一匹人頭馬是怎麼死的、天鵝賊、森林秘境等等。
他生性好奇,喜歡閱讀,旅遊以及一切美的事物,近期對「非暴力溝通」有濃厚興趣,相信他是改善人際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帖良劑。
前言:
「 在一個充滿衝突的世界裡傳達平安,正如書中的名稱一樣,你即將說出口的話,將會改變你的人生。」
馬歇爾很清楚這句話的含義。每個人從嬰兒時期開始,便逐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這個故事乃是以語言構建而成的。於是作者馬歇爾也透過語言來化解衝突。他教導我們在對話時應該避免批評、指責或使用任何帶有暴力意味的字眼。
在本書中馬歇爾提出了另一種對人性的觀點,必須仔細思考,因為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馬歇爾認為,我們並不等同於我們的觀念。這些觀念是由我們創造出來的,因為習慣、群體脅迫、社會的制約以及缺乏自覺的因素而維持不變。然而,即便是最良善的觀念也會助長暴力。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以武力保護家人、防衛自己、打擊不法、防止犯罪或從事所謂的聖戰,就已經受到暴力的蠱惑了。如果你決定退出這場暴力遊戲,很可能會受到抨擊與懲罰。簡而言之要在這樣的情況上找到一條出路並不容易。
在印度,有一種古老的非暴力生活方式,稱為「不害」Ahimsa 。這是「非暴力」的核心理念。「不害」通常被解釋為「不使用暴力」,但它涵蓋的意義並並不僅止於此。
從當地的和平示威運動到史懷哲對生命的崇敬都屬於「不害」的範疇。他的首要準則便是:不傷害任何生命。
在「不害」的 兩個層次:「行動 」與「意識」來講,讓自己處於「不害」的「意識」狀態,遠比採取「不害」的「行動」更有力量!而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就具有這樣的特質:他無論置身於何種衝突的情境,都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上。他知道所有的說法都會造成衝突,於是便把重點放在搭建心靈的橋樑 ,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而這樣的做法變很符合「不害」另外一個準則: 「 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的注意力的品質。」
已離婚為例,就法律的角度而言,一旦夫妻雙方達成了分割財產的協議,離婚手續就算結束了,但雙方在情感上所受到的衝擊卻仍然餘波蕩漾。因為他們之前交鋒時的言語,已經改變了他們的世界!
在面對衝突時,我們心心念念的都是「自我」,想要抓取「屬於我的事物」,於是很容易就會採取攻擊行動,而「不害」可以擴張一個人的意識來消滅這道鴻溝。
要化解世間的暴力,唯一的方法便是放下自己的執見。人若仍然以自身的利益為念,必然無法開悟。
當我們放棄了「我執」會發生什麼事呢?
當我們進行冥想或處於心滿意足的狀態時,自我就會自動的消融。當我們目睹大自然的奧妙或藝術音樂作品 之美,並心生讚嘆時,會自然而然地進入一種渾然忘我的境界。當我們盡情玩耍、從事創造工作或沐浴在愛中,也會體驗到這種無我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就與「不害」相似。
當我們進入了「不害」的意識狀態,便可以化解所有的衝突。
「語言是窗戶,也可以是牆。可以將我們定罪,也可以讓我們得到釋放。願我們無論在說話或聆聽時,都散發愛的光芒。」
大綱
❤️阻礙善意的溝通方式:
1.道德判斷
暗示那些服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做錯的事,或者是個差勁的人,例如:你的毛病就是太自私了、你很懶惰、他們有偏見、這樣做很不恰當等等。所有的指責、污辱、貶損、為人貼標籤、批評、比較、診斷的話語,都是一種判斷。
2.比較
和他人進行比較,不知不覺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常常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較最後將會讓你生活變得很悽慘。
3.推卸責任
當我們聲稱自己之所以會採取某個行動,是因為某個外在因素使然時,這就是在推卸責任。
這些所謂的外在因素可能包括:
*不明確的非個人因素~我的房間打掃好了,因為我非做不可。
*我們本身的狀況、疾病、個人的過往或心理因素~因為我有酒癮,所以我才喝酒。
他人的行為~我的孩子跑到街道上去了,所以我才會打他。
*權威人士的命令~是老闆叫我騙這個客戶的。
*群體壓力~朋友都抽煙,所以我也跟著抽了。
*機構的政策、規章或條例~你違反了規定,所以我只好讓你休學。因為這是學校的政策。
*個人基於性別、社會管理或年紀而扮演的角色~我不想上班,但我有老婆和小孩要養,所以我只好去了。
*無法控制的衝動~我一時蚵仔不住,就把那個糖果給吃了。
4背離生命溝通的形式
從誰應該受到奬勵或處罰的角度來思考事情,將會使人無法進行生意的溝通。(例如社會地位的尊卑,與專制的社會,跟人民的奴性等等)
❤️如何化解衝突?
非暴力溝通
第一個要素是觀察而不評論,
第二個要素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1.表達我內心的脆弱可能有助於化解衝突。
案例:作者有一次到貧民的學校去上非暴力溝通的課程,原本非常吵雜的教室因為老師的進來,而突然得鴉雀無聲!
當時作者心裡很不舒服但卻不能表達出來,而是用很專業口吻說,我希望能夠藉由這們溝通的課程,來幫助大家改善家人跟朋友的關係。但當他繼續在講述有關非暴力溝通的種種時,這些學生們根本沒有在聆聽甚至還有人拿了一把指甲刀出來剪指甲,有一位坐在窗戶上的同學則正在觀望窗外的動靜。
雖然作者心裡不自在,但他人就沒有將他的想法說出來,直到最後有一個學生大聲問到:我看你是不喜歡和黑人在一起吧不是嗎?
雖然作者嚇了一跳,但他立刻就意識到這位同學會這麼想,是因為發現到了老師試圖隱藏的不舒服。
於是他回應:「我確實很不自在。」這才告訴這些學生們:「 但不是因為你們是黑人,而是因為我不認識你們當中任何一個人,我希望進入教室後,你們能夠接納我。」當作者如此表達自己脆弱的那一面,學生們的態度變有了明顯的改變。他們開始問起有關作者的種種,並向他透露有關他們自己的事情,甚至開始對「非暴力溝通」這門課感到好奇。
2.區分感受與想法
表達自身的感受時,用詞最好明確具體,不要使用意思模糊籠統的字眼。舉例來說,如果們說:「 我覺得那樣很好。」此處「很好」的意識並不明確,可能是指開心、興奮,也可能是指鬆了一口氣或者其他的情緒。因此,類似或不好這樣的字眼會使聽者不容易和我們實際的感受連結。
在表達自己時,第二個要素就是要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能夠充實與感受有關的字彙,因而得以清楚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就更容易與他人連結。
此外,如果能夠允許自己表達內心的感受,展現就脆弱的那一面,也會有助於化解衝突。在非暴力溝通的概念中,用來表達實際感受的語言和那些用來描述自己的想法、評估和詮釋的語言並不相同。
❤️為自身的感受負責
人們之所以苦惱,並非因為事件本身,而是因為他們對時間的看法。
他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的感受,但並非是讓我們產生感受的原因。
聽到負面訊息時的四種反應:
1.責怪自己
2.責怪他人
3.覺察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4.覺察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將感受與需要連結:我感覺…因為我需要
如果我們不重視自己的需要,別人也不會。
🦋總結: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辨識自己的感受,和後面所隱含的需要。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或許會激發我們的感受,但這絕不是造成這些感受的原因。當一個人對我們說出不中聽的話時,我們可以用四種方式來回應:一責怪自己; 二.責怪對方;三.覺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四.覺察對方的負面訊息所隱含的感受和需要。
幫我們判斷、批評、診斷或解讀別人的話語或行為時,其實都是在以疏離的方式表達自身的需要和價值觀。當別人認為我們在批評他們,往往只會為自己辯護我做出反擊。我們越能將自身的感受與需要連結,其他人就越可能對我們做出善意的回應。
❤️用愛與自我連結
1.要改變世界,就先改變自己。
2.記住自己的獨特性:
3.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用途,可能是增進我們對自己的善意。
4.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來評論自己,可以讓我們有所成長,而不是憎恨自己,
5.避免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
6.非暴力溝通的哀悼:所謂的哀悼就是和未被滿足的需要以及自認犯錯的感受充分連結。此時我們會感受到遺憾、惋惜,但也會因此而從錯誤中學習,不會責備自己或痛恨自己。
7.自我寬恕:想一想我們在懊悔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時,有什麼感受?有什麼需要沒有被滿足?
8..擁抱自我:當我們能夠擁抱全部的自我,並了解自己每一部分的需要與價值時,就對自己展現了善意。
9.採取行動豐富自己:我們採取行動的理由是為了要豐富生命,而非出自恐懼、內疚、羞恥或義務。
10.做對選擇:在做每一個選擇時,都要思考你想透過這個選擇滿足什麼樣的需求?
11.覺察自我:覺察自己為了追求財富、他人的認可或基於恐懼、羞恥或罪惡感而做出了哪些事情。認識自己為此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總結: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功能或許是讓我們能夠善待自己。在犯錯時,未免流於道德性的自我判斷,我們可以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哀悼」和「自我寬恕」來看清自己還有哪些成長的空間。如果我們在評論自己的行為時,可以著眼於「我們有哪些需要為被滿足」,自然會有改變的動力,而且這股動力並非源自羞愧、歉疚,氣憤或沮喪等情緒,而是因為我們真心想要增進自己和他人的福祉。
要學習疼惜自己、善待自己,除了「哀悼」和「自我寬恕」外,還有個方式就是:只做那些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不要為了責任感、外在的賞酬,或者是為了避免罪惡感、歉疚感而受到懲罰去做任何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做那些無趣的事情時,能夠把自己的心態從「我不得不做」,調整成「我選擇要做」,我們將會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樂趣,並且做一個更完整的人。
❤️非暴力溝通非常強調客觀地接受對方與自己。這裡主要有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第一步驟是觀察,並強調與「評論」作區別。就是在溝通時,應盡可能如實地傳達事實,而不是主觀評價。譬如,我們在抱怨別人遲到時,我們可以說:「這兩次見面,你都晚到三十分鐘」。可是,我們最常說的話,可能會是:「你每次都遲到!」「你根本沒有時間觀念!」而當這些作為開頭時,對方可能早已經準備開始回擊,「哪有這麼誇張!」「我哪有每次!」雙方展開的就不是溝通,而是吵架了。
第二步驟則是感受。前面陳述客觀事實後,接下來就是盡可能忠實地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以及試著體會對方的感受,這也是一種慈悲(compassion)、同理心(empathy)的展現。譬如,當別人遲到時,我們可能會說「我感受到被忽視」、「我感到不被尊重」等。若是聆聽別人的抱怨時,我們也要試著體會對方的感受。人天生是社會動物,所以,我們的本性就是希望與人產生連結(connection),而同理心就是最好的連結方式。
第三步驟是需要。也就是進一步體會自己以及對方感受後面的「需要」。非暴力溝通認為「需要」(needs)是普世的、是自然的、是再正當也不過的。每個人都想要滿足需要,滿足生理、心理、愛、尊重、了解、安全感等需要。我們不要責備自己或他人想要滿足需要,我們應該肯定彼此的需要。對於別人的遲到,我們有對於「時間有效利用」的需要或者是「受到尊重」的需要。這是我們的需要,但是別人也可能會有他們「有效利用時間」的需要。我們應肯定彼此需要,而非指責、歸罪他人。
第四步驟則是請求。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別人應該知道,別人應該懂我們。結果發現,別人卻一點也不了解、不知道。因此,我們在經過客觀觀察、體會感受、肯定需要之後,最後就是提出我們的「明確請求」。明確地告訴別人,我們希望如何能找出滿足各自需要的方式。譬如,我們希望對方能重視我們需要,準時赴約。但是,我們也可能會滿足對方要求,譬如提前一天,再次提醒等,試圖由雙方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但是,請求不是命令,我們同時也要讓別人有說不的權利,尊重對方的選擇。這才能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而不是引發口頭戰爭。
除了與人溝通,非暴力溝通也非常重視與自己的溝通,譬如肯定自己需要、自我覺察、自我同理、自我連結。簡單地說,應該就是類似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愛自己之後,才有更大的能量、不扭曲地去愛別人。然而,很多人是直覺的先鞭打自己或是犧牲自己,這可能一時有效,最後會有更大的反撲,只是讓彼此更受傷害。非暴力溝通是一套很棒的自我溝通與人際溝通的方式,但是這種學問比較屬於「知易行難」類型的,必須透過不斷地反覆演練,才有可能更充分地運用。
❤️結語:
本書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並舉了許多的實例,教我們如何同理他人的感受並與他們連結, 使我們不再一味地批判別人說了什麼,而是去了解他們的話語背後所隱藏的需要、感受和情緒。非暴力溝通的語言深具啟發性,極其簡單但也非常困難。如果能加以運用,這樣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明、人際關係也得以改善。因此我很推薦大家來閱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