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
不论是鼓励他人或自己,我们都经常用某某名人失败的开始或过程举例,但不可免俗的是最后往往都有一个成功的收尾,于是乎就成了一碗浓稠的鸡汤。鸡汤是滋补的,营养丰富,可喝多了之后,再美味的鸡汤闻起来都不再鲜美。潜意识变成只听见鸡汤就能看见一层油花在上面覆盖,曾经的鲜美都变得油腻,甚至让人厌烦。
就像我们说爱迪生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的时候,一定会提到他最后成功找到了制作灯泡的材料,然后感慨一句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努力,总会成功的 ,以此来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那些被人们反复搬运的案例,不正是因为典型吗?可如果这些成功能轻易被复刻或模仿,他们的经典性反而会大打折扣,所以用这些案例来鼓励人真的有用吗?有时候别人的成功案例带给我们的反而是更大的落差和挫败。
有时候接受失败很难,但却能让你更加从容。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上,获得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是50%,那么同时有另外999个人在和你做同样的事情,最终只有一个人会成功,那么你的成功率就变成一千分之一。当然,这个计算方法完全是瞎胡扯,但你能这样想的话,失败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不是吗?毕竟这世界上人那么多。
那些失败是否真的是失败呢?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能看见很多成功的案例,鲜少听到一个人分享“失败”,因为成功者获得了分享这个成功的机会。我们能看见很多世俗认为成功的人,面对他们,我们可能会欣赏,羡慕,赞赏,却很少因为那些离我们遥远的成功者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失败,因为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人生时时刻刻都在面临选择,因为这些选择,因为环境,因为很多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每个人的的确确都是不同的。因此没有一个人的成功能反衬你不成功,你也不能从你的成功上获得高人一等的快乐,所有对比得来的优越感和自卑感都毫无意义。因为我们只要始终还在人生路上,那就永远没有失败,只是经历中而已。
回想过去的时间,我好像一直在亦步亦趋,跟着人群匆忙的赶路,小学,初中,高中……生怕自己就突然掉队,于是迷茫又坚定。突然有一天,这悬挂了二十多年的剑终于还是掉了下来,给了我当头一击。
这一天还是到来了,我茫然的看着前方,发现自己已经追赶不上,人群浩浩荡荡的各奔东西,流入了一个叫社会的地方消失不见;又四处望了望,身边的人拍了拍我的肩,告诉我没关系,然后转身也走入了其中。一直被人群裹挟着的人,突然就暴露在了四面八方的视野中,于是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可时间的洪流并没有因为你的惶恐停留分毫,它依然那样缓慢又匆忙。此时,你终于意识到,每个人都不能一直在你的前面,这次的掉队只是迫使你停下来思考,你要自己选择自己的路了。你失败了吗?你当然没有失败,你只是要在这个坐标点耗时更久,经历更多。
失败的定义是什么?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被对方打败,这是它的释义。可每个人的走在自己的路上,目标是自己订的,与自己竞赛的是过去的自己。于是这条独行的路上,你立于不败之地,失败又从何说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