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壶口
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我曾经无数次看到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画面,也曾经读过很多写壶口瀑布的文章,更何况,我们语文课本里就有梁衡先生的散文《壶口瀑布》,但是,我没有到过壶口,更没有亲眼看到过这集万千情态于一身、激豪壮情怀于永恒的壶口瀑布。
这次,恰好到临汾有事,便下定决心,一定要顺便(专程)去一趟壶口,去目睹一番这条黄色瀑布的风采,去感受一下看浩荡激流倾泻而下时的豪壮情怀。
从临汾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到了吉县县城。这里到壶口还有50公里左右,我们没有走高速公路,就在晋陕大峡谷中沿着盘旋的山路穿行,有时候,黄河就在脚下;有时候,黄河远远地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没多久,便到了壶口镇。
时间已是傍晚,我们做好了住宿的准备。壶口镇上酒店很多,明明正是旅游旺季,却并未见到人流如织的景象,也许很多人都是上午观景下午就离开了吧,像我们这样选择住下来的并不多。一位游客告诉我,壶口瀑布最近几天刚刚升级到成了5A景区。
在酒店稍微休息一会儿,老公便提议出门转转。我拉开窗帘,西天的落日晃得我睁不开眼睛,再等等,让这日头下山去?只是稍微犹豫,两个人便出了门。干啥去?此刻景区已经不开门了,我们要到山上去,远眺黄河。等到太阳落山,恐怕胜景难见了。
酒店老板娘说:“走得可远呢,好几公里山路。”走得远不怕,只要有确定的目标,问清楚了,前方有两个路口,看到名为中市村的便右拐上山,就能到达远眺壶口的最佳位置。好,出发,和夕阳比赛!
其实行走的并不是真正的山路,而是笔直又平坦的公路。景区的观光车接连返回,我们俩却逆行而上,路上除了偶尔飞驰而过的汽车,只有我们两个人。夕阳挂在西天上,离山头似乎还有一尺高。山路两旁高大茂密的行道树遮挡了烈日的灼热,让走在绿树浓荫之中的我几乎想唱歌。
但我不敢放歌,山林间自有鸟儿鸣唱,我怕我的歌声吓到它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便是我此刻真实的感受。晚风轻拂,带来了阵阵凉风;月挂中天,让行走更是有了诗意。
看到了前方的中市村路牌,可以右转了,这才是真正的山路,沿着群山盘旋了一个大圈,任我脚力强健,也不免呼哧呼哧地喘息。看路标,前面是猴山,有猴?老公说:“看那座山,还真像个猴!”我抬眼一看,还真是造化奇观,一个猕猴,大大的眼睛,尖尖的耳朵,静静地沐浴在夕阳下。拍个照片,命名为“猴山夕照”。
在即将登顶的拐弯处,壶口瀑布赫然出现在视线里。很远,但仍然可以看到蒸腾而上的云烟。只是这烟不是往日图片上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白色的,就那么一大团,在开阔的河道上蒸腾而起。天地间,似乎只有这一大团白色,在跃动,在飞腾,亘古不息。
老公寻找着各个角度,开始拍摄照片。我呢,尽管听不到黄河的咆哮,但还是震撼于云烟的壮丽。照片太小,拍不下流淌的激情;眼睛太小,看不尽奔腾的雄姿。杜甫观泰山“决眦入归鸟”,此刻,我亦想“决眦观云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