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秩序敏感期来啦
早晨,带1岁8个月的儿子小卓洗手,给他挤完洗手液,便将洗手液瓶放回原处。在给他冲洗小手的过程中,他一直重复“盖上”“盖上”。我抬头一看,哈,原来是忘了给洗手液盖上盖了。我赶紧将盖子盖上,不禁感叹:儿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喽。
敏感期有助于我们看见儿童秘密的一面。懂得了儿童敏感期,我们对孩子的不解和愤怒就会减少,对孩子的理解和等待就会增加,这样有利于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支持。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各个年龄段儿童的敏感期及其应对策略,非常值得每一位家长阅读。
那么什么是敏感期呢?所谓敏感期,是指儿童专心吸收某一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的某个时间段。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而所谓秩序敏感期,是指儿童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从程序和秩序中获得安全感。伟大的早教专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热爱秩序。其实,即使是成年人,也愿意处于一个即使是闭着眼睛也不会撞到物体上的整洁有序的环境里。
孩子的秩序感包含两种,即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外部秩序是指孩子对于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知。而内部秩序,是指孩子自己的身体与他们每一部分相应位置的认识。
仔细想想,除了瓶子要盖盖,儿子还有其他一些秩序敏感期的典型行为。如,
陪他看动画片时,他会拍着其中一个小凳子说:“坐这儿。”
外出回家,他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脱鞋换鞋。
如果我们有什么东西没有放回原处,他一定会想办法放回原处。
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自在的环境,他对秩序感的需求就会更强烈。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如果他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快乐心情的释放就会被抑制。把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能够真正让孩子快乐。
总之,每一位家长都应努力去了解你的孩子,及时觉知孩子的敏感期,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序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让他的成长充满爱和自由。
毕竟秩序是文明的基础,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这一切都来自童年,是童年造就了一个人的基本品格和素质。
参考:蒙台梭利的教育,捕捉儿童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