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影响孩子学业的行为,你做对了吗?

2022-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建安读书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三岁定八十”。意思是小时候的发育对长大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到底是哪个部分的发育影响了孩子这么久呢?老话并没有后文,我们只是在观察孩子三岁时的状态,是否活泼,是否愿意学习。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给这句老话作了个很好的诠释:父母的语言,特别是三岁前接收到的语言,直接影响其大脑发育。

这本书叫《父母的语言》,作者是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少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达娜·萨斯金德博士。

她在进行少儿人工耳蜗项目时,发现同年龄段的孩子重新获得听力后,后续的发展千差万别,有的过上了正常生活,有的则进入了残疾人学校。

这给了她一个研究的契机,于是她和一系列的科学家一起努力,发现不同的家庭当中,对于孩子在三岁以前所听到的词汇的差距量达到3000万字之多。

这个差距直接导致孩子的发展轨迹大相径庭,那我们怎么做呢?超过三岁的孩子如何弥补?书中讲了三个最重要的原则,分别是共情关注、充分交流和轮流谈话,简称“3T原则”,也是全书最有价值的内容。

01 共情关注(tune in)

什么叫共情关注?

举个例子,有的妈妈在给孩子读绘本时,发现孩子不用心,动来动去,一会要拿个玩具,一会突然问起其他事。

这时妈妈就容易抱怨孩子:我给你念绘本呢,你怎么不听呢?要专心知道吗?

妈妈希望孩子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在绘本上,她怎么念孩子就怎么听,结果出现了不和谐,这就不是共情关注。

那怎么做才是共情专注呢?你可以说:你想玩你的小车呀,想不想听我讲故事呢?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并重视他的回答。

即使他回答不想听,也不要勉强,可以加入到孩子玩小车的队伍中,仿佛他发出了邀请一样。

父母作为成年人,有很强的目标感和执行力,但孩子执行力不够,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尊重孩子喜欢的,而不要以成人的喜好来要求。

这时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孩子就喜欢电子产品,看手机看电视怎么办?也顺从他吗?

作者直接在书中说“电子产品是共情关注原则的克星。”

这是因为电子产品容易使人上瘾,只有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陪他玩陪他疯,真正去共情,大脑发育的关注力才会产生。

关于共情关注,作者还提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要不要学孩子的“儿向音”。

也就是“吃饭饭”“拉臭臭”“喝大牛奶”类似的词。

孩子喜欢这类词,是因为叠加词有天然的韵律感,好听又有趣。

有的家长就会制止,“要说吃饭,不是吃饭饭。”并且以孩子能讲成人语而自豪。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总想着纠正他,你的成人语并不能让沟通更容易,相反,你用他的“儿向音”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愿意听你说话,实现良性互动的目标。

02 充分交流(talk more)

都是语言,如果直接看电视看手机,听里面的人讲,是不是有同样的效果呢?

不能,因为他看到的东西和他无关,他无法把在屏幕里看到的世界和现在做的事连接起来,所以根本无法让大脑的神经元形成连接。

而且屏幕里的内容不会和他互动,没人和他交流。

这时父母就要登场了,比如你在整理房间,孩子在旁边玩,你可以和孩子说:妈妈是在整理卫生,把重要的东西收纳好,用不上的东西扔掉,就可以让我们家看起来更整洁。

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得不断解释你做的事,如果孩子提问,更要耐心回答,不打消他的积极性。

这也只有至亲的人才做得到,当孩子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东西和你的陈述相结合时,充分交流就可以进行了。

对于更大的孩子,也可以用匹配他认知的方式和他交流。

比如对一个十岁的孩子,你是否可以和他说说你最近看的书?最近听的有趣的故事?或是最近发生的比较大的新闻?

不要觉得孩子必须拿书才是在学习,你的言传身教也重要,言传就是要不断地解释你对生活的看法,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言传”时要少用代词,比如“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清晰明了地说很重要。

除了解释正在发生的事之外,还可以发挥想象,这在读绘本时很重要,不是把字读完就好,要让孩子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脱离语境,更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库。

03 轮流谈话(talk turns)

这里的轮流谈话是指你需要和孩子轮着来说,不是你一个人说,也不是只听就是好。

一问一答是比较好的方式,可以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这类开放式问题,避免“这是什么”“1+3等于几”这类封闭式问题,这对孩子积累语言没什么帮助。

我们有次在公园夜观时,遇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小昆虫,有鼻涕虫、小甲虫、蚂蚱等。

我的问法是:为什么鼻涕虫可以趴在树上不掉下来?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会留下粘稠的痕迹?

启发孩子去思考,观察植物时也是,不要直接问植物叫什么名字,而是问这种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昆虫是如何把这棵树当成家的?

在轮流谈话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果他对某个东西没兴趣,你的问题再开放都不能激发孩子思考的欲望。

同时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答案,或者当作共同学习的机会,父母永远是引导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做孩子的百科全书。

轮流谈话是三个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只有做到共情专注,才能找到和孩子兴趣一致的话题,只有充分交流,才有轮流谈话的可能。

每个原则的实施都需要父母的真心陪伴,父母的语言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总结下,我们主要讲了父母语言的三个原则:共情专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

三个原则互相补充,形成一个良性闭环,期待你能真正用起来!

参考书籍:《父母的语言》 [美] 达娜·萨斯金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