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日有所思

汉人为什么统治不了长城以北

2021-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颜路在路上

听施展老师《中国史纲50讲》,讲到汉人几乎就没统治过长城以北,比如汉朝、宋朝、明朝,都有被草原民族虐得很惨的经历。相反,像元、清这样的非汉人王朝,反而可以正常得统治长城以北。历史确实如此,我听了施展老师的逻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意思,那么为了记住这个逻辑,根据费曼学习法,我想用自己的话把这个逻辑再复述一遍。

1. 首先,汉人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指按照儒家文化指导来生活的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人际关系,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等,都是对于人际关系的约束。

2. 既然汉人的文化核心是对人际关系要求,而且有着明显的血缘亲疏关系,那么,这就要求社会得有稳定的家庭组织。

3. 稳定家庭组织的前提,是定居。

4. 定居的前提,是农耕,就是以种地为社会经济基础。

5. 农耕有一个硬性约束条件:年降水量必须在400毫米以上。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人基本没法单靠种地活下去,得靠草原游牧活下去。

6. 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差不多和长城重合。

7. 这就意味着,就算是汉人占领了长城以北,也必须游牧生活,那么原来定居模式下的人际关系结构、家庭结构的基础就变了,再也没法按照儒家文化指导来生活,几代人下来,就彻底成了匈奴人。

8. 汉人王朝强大的时候,也能出兵扫荡漠北,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但是,扫荡完了一般还是要回到长城以南。否则汉人军队就只能游牧,然后被同化,根本谈不上统治。

9. 所以,根本上是因为自然生态原因,儒家文化下的特征人——也就是汉人,根本无法在长城以北展开。

不得不感叹,很多看上去充满了偶然性、充满了政治博弈、个体英雄的历史,在技术水平不够的时候,真正左右局势的还是大自然。其实,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大自然的寒热干湿,依然发挥了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大得多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