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专辑

追梦少年 (34)一波未平一波起,风雨过后现彩虹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

陈志斌/原创



我如愿以偿地刚刚实现了第一个目标。

身体得到了休养生息,固本培元。肠胃也得到调整,眼看马上就要好了。那知一波未平,一波又再起。

这失眠让我头大,晚上甚至有整宿整宿睡不着觉的时候,精神不振,食欲又不如前,还有不愿练功的情绪。这可怎么办呢?

本以为很快就会过去,哪知过了几天这样的日子,依然如故。

我赶紧找来老师著的《修真心语》,在《浑圆桩的四个阶段,三层功夫》里找到了答案:

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化过渡,往往是突然的。在本阶段的身体的各种疾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有风湿病者,会局部或全身冒凉气,出冷汗,打冷战,还会有双腿,双臂,长短不齐感,及左右半身功感不一样。

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栓塞等病患者,会有血压回升,头部紧张疼痛,种种不适。

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患者,有头胀痛、沉重、晕昏,饮食减退,睡眠差,爱做梦的反应。

严重者,耳鸣眼花,眼病,鼻炎,牙痛、颈椎病或咽喉患者以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的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疾病反应。

上述种种病灶的反应,即“痕迹”反应。指身体何处有病,于哪里出现的异常反应,这种反应是站桩是身体某处未被觉察病变反应出来的结果,对此不必多虑,少则几天几小时,多则几天或十几天即可消除,有可能反复多次,直至痊愈……

人的生命的整个过程都有自身的规律,所反映出来的,是人的体力、精神及情绪的周期性,有人把这种周期规律称作生命节律。

人在生命节律的高潮期,表现为体力强、精神旺,情绪好,功感强……

人在生命节律的低潮期。表现为体力弱,精神不振,困乏无力,情绪不稳定……

看到这段文字之后,我心中的疑虑慢慢地打消了。

这时,我才想起来在第一次课堂上,王老师说我有些神经衰弱的事。

我为什么会有神经衰弱呢?思考了很久,才找到了个中原因。

原来以前在南方沿海打工的时候,太喜欢看香港凤凰电影频道,因太精彩,经常是看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当时年少没有感觉,哪知现在全部都反应出来了。

我真的感觉自己太幸运,练了浑圆功。否则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人,是应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不要自以为是才好。

江湖上有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总是要还的。”

但为了保险起见,我又跑去问了张教练:

“书上说的没错,你现在所表现的身体反应,就是一种“病灶反应”。

练到某阶段之后,身体哪里有病和未觉察的病都会表现出来,过了本阶段之后就好了。不必多虑!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要经过这个阶段反应。身体素质特别好的人除外”

张教练温和地给我解释。

“老天不会辜负用心付出的人!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你也练得有成绩了,过了“病灶反应”这阶段后,就把你调到技击一班去好不好?加油啊!”

“悉听遵命”

听到这个消息,我好不兴奋。我终于快要练技击了。

浑圆功的修炼方法是先进、系统、而又科学的!

它就像人体健康保护的雷达,连体内隐藏的不被觉察的毛病,都能发觉并治愈。真是神奇!

人只有消除疾病了,在健康的状态下(体内没有什么慢性疾病)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体的各项脏腑功能,在武术和其它技艺中的协调作用。

纵观社会上的其它体育运动,以及一些外家武术训练方法,很多没有先过这一关。

只有身体素质非常好的,没有毛病的人才适宜。但多数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疾病。

时间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总是觉得过得太快;没有梦想的,总嫌时间太长,无发打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来浑圆武术院,已有三个月零10天了。

在这一百天来的时间里,我见证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匪夷所思的奇迹发生;见过了不少三教九流的奇人异事;见过了不少来浑圆山庄治疗好各种慢性病患者;

隔行如隔山!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千万不要以有限的那点知识,去论断无限的神秘世界。

(所谓发达的科学。永远也无法揭秘所有事实真相。因为科学也是极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见证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从亚健康状态,百日筑基,治愈了自己的肠胃病,神经衰弱,固本培元,从而达到健康的身与心的统一。

“我是积了什么福德,让我如此幸运,遇到中华浑圆功,让自己能治病强身,且能修习上乘武功!”

对镜自照,喜不自禁,我自言自语地说。

头发黑得铮亮,双目炯炯有神,皮肤白析紧致,身段饱满匀称,挺拔昂扬,面容丰满俊朗,真个是丰神俊秀。发觉原来我是如此的喜欢自己。

从此往后,自我保护的健康意识,植入了我的大脑,追随着我的往后人生。

这个自我保护的健康意识,只有生过大病的人,才能体会它的重要性。就比如没有见证过死亡,重症病院的人一样,你不能体会它的重要性。

但现实里,许许多多的人,或许见证过,然而他(她)选择的是遗忘,或视而不见;事不关己,抱着侥幸心里。而这,往往是悲剧的开始。最近一段时间,来了不少青少年,让浑圆山庄变得更加的热闹和青春,这些青少年差不多都是来习武的。

这不有个少年分配到了我的寝室。因年龄相差无几,很快就相熟了。他来自云南,姓李名忠强,中等个,寸板头,黑得像从非洲来的。

“啊达,啊达……”,每次碰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见对其李小龙的达崇拜。后来我们都调侃地说,李忠强是从非洲来的“啊达哥”。李忠强却并不以为意。还是一如即往地叫唤。李忠强是一个憨厚而有义气的少年。

那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都没有下山玩。李忠强开玩笑地说:

“你练了这么久,试试你的功夫如何?”

“我才来三个多月,还没有什么功夫呢。”

我有些难为情地说。

“试试,试试吧,又没有别人。”

李忠强得理不饶人。

我在他一再要求下,叫他站好,我用了一招学了三个月的“虎扑”,双掌扑在了他的胸膛上,那知李忠强不经“扑”,“啪哒”一声跌滑仆倒在我面前,幸亏双手敏捷地撑住地面,要不然摔个“狗肯泥”呢。

“啊达,你的功夫真厉害呀!”

李忠强爬起来心悦诚服地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哪有什么功夫,只是地面太滑了。”

我心知肚明。但也让我明自了,练功的人气沉丹田,身体是磁实的,他的内在质量发生了变化。而相对来说,刚刚练功的人和普通不练功的身体,气浮于胸,下盘不稳,身体是空的。

就像刚才我拍击李忠强时,感觉他的身体像树叶一样轻飘飘的。

“阿斌,你明天搬到技击一班203室去,从下个礼拜一开始,到一班报到,去李教练那里练功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碰到了张教练,他微笑地对我说。

“Yes,sir”

我学着香港警匪电影警察的说话和动作姿态,倒把路过的师兄弟逗乐了。

我到技击一班会有什么新鲜的事儿呢?

欲知后来事,下章见分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