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风景,都是心里的爱
今天在韶关南雄赏银杏,秋色迷人,这种美一直延续到了冬季,仍不谢幕,好似待佳人归。
南方的冬季,你会有一千种错觉,因为她似春似秋,却怎么看也不觉得是冬季。温暖宜人的,让人特别想要去寻个秋,过个冬。所以每到秋季,我就感觉内心宠宠欲动,就想逃离深圳,去北方,去看满眼的金黄,去摸纯粹的秋意。
十月底,去了北京,美不胜收。一下飞机,上了出租车,就感受扑面而来的秋色,让人沉醉,真的是沁人心脾的秋意。走过北京的春夏秋冬,若一定要分个上下高低的话,那一定是北京的秋,最怡人,也最醉人。匆忙两天的周末行程,并不心满意足,所以心里依然惦记着秋。管他东南西北,只要是秋的景,秋的味,秋的境,都可以。于是无意中看到南方城市南雄的银杏秋景,便心心念念着来寻觅。
南雄的银杏,完全满足了我对秋的遐想和期待。虽然已是冬天,可南方的秋,总是比北方的秋来的晚一些。这样的搭配最合适不过了,有人错过了北方的秋,可以到南雄来补一个;有人看不够北方的秋,待到北方下雪了,还依然可以在南方赏秋,不也是小庆幸小幸福吗?
如此来看,真的没有所谓的错过和来不及。人生亦是如此,根本没有所谓的遗憾和失去。得不到的东西,是因为有更好的在后面等着我们;赚不到的钱,是因为时机不够成熟,怕一下子让你赚的太多,太如意,而你根基不稳,容易飘忽和骄躁;没有结果的感情,是因为有缘无份,或许也是上天的安排,但总有一个灵魂的归宿在转角等着你。
跋山涉水来赏秋,可能秋也赏了我。又有什么关系了?我千里迢迢驱车来寻它,它望眼欲穿在群山峻岭间等我。我们是一体的,也是相互融合的。我寻到它时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它感受到我时,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人,向来是环境的产物。景,向来是情感的表述。情感,构成了人的灵魂。我赏景时,景赏我,景恋我时,我迷上景。究竟是人爱美景,还是美景爱人?
我们爱美景,是因为我们爱生活,爱自己。美景,只是一个表达爱的通道和载体。我们只是借由赏美景,来感受自己内在喜悦和热情的那颗心;我们感受到的美和景,都是内心世界里独一无二的景。如此才会有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景,虽然景一样,看景的人却不一样。
所以,看见的美景,其实也不存在,只是内心的一种投射而已。好比一个内心喜悦开心的人,他看见一株野草,就感受到自然界的一处景;而一个愁苦悲伤的人,他看见满眼的春花浪漫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景好景坏,并无关系。只是我们衣着光鲜里的那颗感受生命的心,是什么状态和品质?美景不在外面,只在心上。
去外国感受异域风情还是在本土体验风土人情,去中国踏访名山大川,还是就近背起行囊说走就走呢?一切都没有标准答案和统一规范,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都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昨天的选择;今天的选择,成为了明天的状态,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积极,不去乐观,不去热爱,不去感恩呢?
旅行,不是计划出来的,那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没有说多少天以上的行程,才是旅行。几个小时的体验,难道就不是旅行者的生活轨迹和方式吗?不要告诉我,走出自己生活的区域才叫旅行,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转悠,就不是旅行。所有的数字和限制,都是人为设定的,都是极其主观的个人限定。
如果是这样主观的自我限制,为何不给自己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让生活更加有温度,有感觉,有自由?眼里有景,处处是景;心里有情,人人有情;我若有爱,谁能不爱?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