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创业

写作的价值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89人  龙林屿

一个朋友惊奇地告诉我,身边很多人已经开始卖字为生了,这个时代,人人都有了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尤其当她听说,以往不被自己重视的一个朋友,在某个公众号上投了一篇影评就拿到了1,200块的稿费,更觉得科班出身的自己才华和斗志捉襟见肘。

豆瓣网友迷宝说:

几年前豆瓣有趣,有趣的人都把自己当网友,写什么都没目的,交流而已,就算文章被媒体看上不过拿个稿费钱,诱惑也不大,不如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现在大家太清楚自己的定位,一个个有趣的网友变成自媒体人,文章都有个微信公号式的题目,排列工整易于阅读的内容。无趣极了。目的本身,就是无趣的来源。

然而留言中揭穿的真相是,这位对“网友”关系无限眷恋的网友其实是一个作者,已经出了两本书了,公众号也挂在个人主页上。

仿佛一时间,会QWERTY输入法的就会写东西了,写东西这件事比以往更重要。因此,我斗胆讨论下“写作的价值”。

写作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较为主观的问题。任何主观能动的事情对个体而言都有独一无二的意义,然而文字本身的审美价值并不是笔画和形态,而是传达的价值观和故事。对接收方而言,接受的意义取决于文字的价值。

在这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表达这件事变得空前容易,只要有一定媒体概念训练,熟悉使用信息管道,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

人人都成为自媒体,但人人生产的内容都不一定具备价值。就像我们夸奖每一个人努力的姿态,我们也从来不会降低对成就判断的标准。

单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其实不是“人人都应该表达吗”?其实不是太多,是还不够多,还不够分散,还不够垂直,还不够专业,不够让作者和读者产生蜜一般的关系。倘若还有人将微信公众号或者简书当做自己美文的后花园,这种做法已经不可能获得高风亮节的称赞了,而是技术时代的敝帚自珍。

内容创业也不是说来就来的,从供稿人-专职记者-博客-微博客-微信公号,写作和传播的赋权在提升人们中心意识的同时,也在不断锤炼阅读品味和价值判断。从这个层面来讲,认为写作者太多或者平台太多的,真的不太配拥有互联网,因为他根本不想使用自己的判断力,希望将这份困难的工作交给党和国家。

最近几年,人们在不断呼吁新媒体赋权的同时,又对10w+对媒体公信力和事实本身的伤害产生警惕。今日头条在不断贴合用户真实内容需求的同时,又对整体内容质量产生了担忧。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在纸质媒体诞生以来,所谓真相和流言就在做持续的斗争,一个生产《牡丹亭》的年代同样是生产《金瓶梅》的年代。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定义权从来没有旁落。

正是因为内容品质和类别层次不齐,我们才更需要认可写作的价值。正是因为真理和谎言在竞赛,我们才更需要用表达本身助真理传播一臂之力。

或许,那个文字充满魅力、写作者头顶光环的时代已经走远。人们细碎地生存在文字的空间,甚至有人开始以卖字为生,甚至还卖一些我们瞧不起的字。但是至少掏不掏钱的权利还在我们的手中的时候,写作的价值则有我们来定义。

而为写作这件事重新祛魅的话,你会发现这么多人拿起键盘和每一场西进淘金并无区别。有人践行K.K.的“一千粉丝理论”,靠盈余的认知可以活的滋润,就会有人写得千百万言无人问津,这再正常不过。

被解放的记者和编辑们开始和一些草台班子在市场环境下进行文字价值的正面较量,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文字永远是你的说明书,是你不同于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的通行证。价值几何,不取决于你的文笔,取决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

《理想国》丛书的slogan就说清楚了当下写作者涌现这件事的本质——想象另外一种可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