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和三山一荡的传说
周处幼年丧父,因时处三国后期,宜兴(古称阳羡)所在的吴国连年征战,政局动荡,周处和母亲只得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国山村,迁至了芳桥定居。
新家就在岱华山的北侧,门前不远处就是阳山荡。
三山一荡周家是武将世家,周处自幼习武,每日里闻鸡起舞,去离阳山荡东侧一里外的阳山顶上练功,风雨无阻。怎奈每次从湿滑的阳山荡边经过时,他双脚所穿的草鞋上都会沾满了泥巴,行至山腰处时,周处都会在一块空地上甩落着他脚底粘着的泥巴,日久天长之后,这儿渐垒成了两个小土墩。
草鞋双墩阳山荡是周处经常放牛的地方,他把牛系在荡边的岱华山上吃草,自己贪玩,常去荡里游泳。那天,突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周处只得去荡边的龙眼桥下躲雨,就见着荡中的水面上刮起龙卷风,荡中之水大半被抽向了空中。少倾,荡面上泛起了一片雪白的稠沫,周处好奇,低头舔食,顿觉精神百倍,周处干脆就吃了个痛快。哪料想这是龙王在阳山荡中抽水之后,元神出窍时吐出的龙沫。吃完龙沫后的周处,全身都鼓满着真气,每一寸皮肤都似要爆裂开来。他就跑向岱华山撞树,觉得稍能缓解,碗口粗的树被撞倒了一棵又一棵。周处也从此变得力大无比起来。
少年时的周处以耕种渔猎为生,那日周母积劳成疾,周处心急如焚,请来郎中为母诊治,郎中把脉后开出药方,需服用甘草汤来调理。周处遍寻甘草不得,遂到阳山荡北侧的一个浮丘上,焚香祭拜天上星斗,虔心祷告上苍。上天星君为周处的孝心所感动,一夜之后,浮丘上长遍了甘草,取服后,周母病情随之痊愈。周处的孝道感天动地,以后这片浮丘地就被叫作了孝感墩。
孝感墩周家原是官宦世家,本因是子承父训,但其父早逝,周处是独子,周母对其未免多了几分溺爱和娇纵,又兼周处有神力,好驰骋田猎,不时恃强凌弱、横行乡里。父老父亲们暗地里把周处与南山白额虎、长桥恶蛟龙并称为阳羡三害。后周处得机缘上山刺虎、入水斩蛟、自己翻然悔悟,外出寻名士陆机、陆云为师,励志修身。
学成归来后,周处跑上了阳山,在幼时习武的阳山顶上的一块巨石边立誓,从此悔过自新,忠心报效朝廷,济世安民。周处抽出腰中宝剑,奋力砍向巨石,巨石应声而裂,被劈为两半。
试剑石周处立誓后,造福百姓的机会转眼就在眼前。在芳桥的西边,有一座小山,周边地沃土肥。此时快要进入丰收季节,但当地的百姓个个愁眉不展。原来山上聚集着一群天鹅,每每在稻子成熟的季节里出动,啄食庄稼,致使农民颗粒无收。周处听此消息后大怒,决心要为民除害。周处用在长桥河里斩杀的蛟龙的筋,做成弓和弦;用那南山白额虎的虎骨做成了箭头,在山上架好了弓箭。那日庄稼成熟,那群天鹅又飞来疯狂啄食庄稼,周处拉开大弓,瞄准为首的天鹅射击,天鹅应声而落,其余的天鹅受此惊吓后,四散而逃,再也不敢来糟蹋庄稼,百姓们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周处架设弓箭的那座山,后来被叫做了架弓山。
周处爱民孝母,是为孝;后来报效国家,血洒彊场,赤心为忠。
周处的故事将忠孝文化深植于宜兴人思想的根脉之中,是我们中华民族薪火相承的文化瑰宝。
东氿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