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就不再怕拒绝别人了
文:萧理查德
01
“不对”、“不好”、“不是这样的”、“不同意”等都不是大众喜欢听的话。
这些“不”仿佛意味着对抗、拒绝、抗拒等。
为了避免冲突或者是减少对方的“敌意”,很多人可能不那么喜欢说“不”。
有些人对“不”有种免疫力,他们仍然会尝试着把拒绝看成同意。
这是因为他们很可能在过去尝过不轻易接受否定答复的甜头,或者觉得接受你的否定答复,会使他看上去像一个可以让人随便欺负的软蛋。
不管对方是怎么样看待拒绝,有时候该拒绝的还是要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想:我们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不要把我们的回答看作是必须在冲突对抗和维系关系中二者取一。
虽然这是个好办法,但是要找到“第三立场”并不容易。
另一种处理方式就是选择中性的拒绝。
中性的拒绝应该语调平稳、肯定而清晰。
显然,它不应该是粗暴的、对抗的,也不应该是歉意的、犹豫的,或者充满过分的关怀。
也许这种方式不符合有些人的个性,但是它绝对是可以做得到的。
更重要的是中性的拒绝可以避免对彼此关系受到影响。
02
中性的拒绝有几个重点:
1. 不误导对方
肯定的中性拒绝会让对方清楚我们的立场。
如果我们的拒绝不坚定,对方很容易认为我们还有改弦更张的余地。
如果听起来我们会改变主意,对方还会加倍地与我们争执。
这种误导对彼此关系的破坏程度,要比我们的否定答复本身大的多。
例如“经过慎重考虑后,我觉得现在不是一个好时机离开公司。我希望可以继续留下来帮助公司上轨道后再打算。”
2. 先说最重要的理由
在说出中性的拒绝时,先把最重要的理由说清楚,让对方明白我们的立场是坚定的。
如果我们避重就轻,从最不重要的事情谈起,而把最紧要的理由留到最后,对方因为很容易推翻前面的理由,还会觉得我们有回心转意的余地。
这样一来一回,很容易提高对方的挫折感。
例如“我希望做事可以有始有终,能把这个项目完成后再考虑其他的。”
3. 不要跑题
即使我们知道拒绝有可能会让对方不舒服,正面的表达会让对方清楚我们真正的用意。
如果这个说法会引发一些讨论,也没有关系。
一个否定的答复,不应该只是一个单方面的谈话。
例如“我知道这样的答复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我相信你会明白我的出发点及尊重我的决定。”
4. 不要改变主意
如果我们的拒绝确实理由充分,那就不要轻易改变。
别因为对方很会说就轻易放弃我们的立场。
例如“我知道你有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你的行为,但是公司的规章制度已经说得很清楚。如果你需要我再帮你讲解一次,我非常乐意这么做。”
5. 不要期望过高
一般人听到否定答复的自然反应就是愤怒、不快以及焦虑。
如果我们为了维护关系,或想避开对方有负面情绪,甚至想使对方感到高兴,而改变我们的表达,有很大可能性我们还是要把否定的答复再说一遍。
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对方的自然反应会是什么。
例如“我知道这么答复你,你可能会不开心,但是我想对你坦诚。”
03
开始要用中性的口吻说“不”会有一定的难度。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被自己想像出来的结果给吓怕了。
其实只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把握好中性拒绝的表达关键,我们会发现中性的拒绝没那么可怕。
相反的,对方可能因为我们的坦诚和坚定,选择尊重我们的立场。
简书:萧理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