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作成为一种负担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马_坤

学生时代,我们的世界是简单至极如黑白一般的二分

是非,对错,好坏,善恶

世界在我们眼中就是如此简单,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善良,就是邪恶,不是对的,就是错的。

随年龄的增长,世界在我们眼中也逐渐多了很多色彩,但思维却没有相应的跟上。

时不时,我们还会有这样的简单思维。

不是得到,就是失去,根本没有中间选项。

现实呢?

有没可能只是暂时得不到,暂时失去了,通过努力又得到了呢?

这么说,结果一目了然,肯定可以,而且必然可以。

但具体到自己的身上,很可能就有盲点。

如同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跑过来跟我说,他打算放弃写作了,要去做其他事了。

我内心一惊,写作不应该是一种负担啊,写作本就该为做其他事服务。

比如,在做其他事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可能对其他人有的帮助,甚至自己在做事过程中的一些改进。

都可以作为素材写下来,从而更好的帮助自己提高。

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吗?

即使是工作,每到年终,还有工作总结要写,这不也是写作吗,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

为什么要放弃呢?

整理,反思,总结,再努力,再进步,再总结,再反思,这不刚刚好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圈吗?

还是说做另一件事,就一定不能写,不能进行反思。这样的事情遇到的几率也很小啊。

思考再三,可能还是受了二分的影响,非此即彼,没有中间项。

设身处地的替朋友想了想,忽然间明白了。

不是因为不能写,而是因为写得还不够好,不如另一件事带给自己的即时成就感大。

恍然间,想起了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提到的,99%的人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去做一件事,而是因为这件事自己能做好才有了兴趣。

明显的因果关系弄反了,那写作就此放弃吗?

要知道,李笑来写了二十多年,依然对自己的写作不满意,也依然在不断地进步途中。

没有谁刚开始就能写得很好,都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持续进化才能越来越好。

刚开始阶段,如何操作呢?

除了赋予意义外,我想更多的是,不要把它当成负担。

可以当成反思进步的手段,或者记录自己生活的方式。

只有没有负担,才能更好前行。

写作,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手段。

因果关系,千万别弄反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