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怎么确定主题?语文老师给出3个例子,助你写出大气作文
现在中考作文很多都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自由度相对较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对于材料作文,学生感觉比较难把握的就是怎样从材料中提取出较为深刻的立意,这也是写出一篇好作文的关键。
大部分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思路上都差不多,写出来的作文也都是千篇一律。只有精准把握材料意思,我们才能写出有深度的大气的作文。
我们怎样才能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思呢?怎样从材料中把握命题人的意图呢?怎样从材料中归纳出作文的主题呢?我们通过三个材料来说明。
材料一:一只公鸡在草地上觅食,发现了一个璀璨的珍珠,公鸡没有理会,只是淡淡地说:“虽然你闪着光,但是我要的是麦粒。”
分析:材料很简单,但是要把握材料所揭示的意思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只公鸡不要珍珠却要去寻找麦粒,我们可以在这里面挖掘出很深刻的内涵来。
珍珠非常漂亮,光彩照人,是珍贵的装饰品,能够把人映衬得雍容华贵。生活中类似于珍珠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荣誉、地位等等。而麦粒则是可以果腹的,有实际用途。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作文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可以写。
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漫长的一生中,会确立各种目标,会追求很多东西,寻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②从“取舍”的角度立意,公鸡取麦粒而舍珍珠,这由它的本性决定。只有懂得放弃,才能轻松上阵。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有时也是一种收获。公鸡需要的是温饱,而不是光彩夺目的装饰。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如何取舍?当名利、地位与亲情、友谊不可兼得的时候,应怎样选择?当欲望、贪婪与正义、真理不可兼得的时候,又当如何去做?
③从“诱惑”的角度立意,珍珠再漂亮再闪亮,对于草中觅的公鸡来说,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公鸡被珍珠诱惑了,不去找虫子找麦粒,而去贪恋珍珠的美,那么可以想象,等待公鸡的只有饿死一条路。据此,我们可以延伸出这样一个结论:面对诱惑,我们要能经受得住考验,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材料二:屋里的电灯亮了,这是谁的功劳呢?灯泡第一个说:“没有我,根本就发不了光。”这时电线不服气地说:“如果我不给你通电,你怎么能发光?应该是我的功劳。”开关在一旁冷冷地笑道:“没有我,你们通通都发挥不了作用,成了摆设,所以功劳是我的。”
分析:对于电灯亮了这个结果,这里出现了“灯泡”“电线”“开关”三个态度,都说是自己的功劳。我们怎样去立意才比较深刻呢?这则材料立意应为: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才能发挥作用。学生特别容易断章取义而立意为:贪功不可取。只有总体把握了材料,全面了解意思,立意才会准确。
材料三:一位匈牙利老人流浪英国,他找到了一份看守海边灯塔的工作。老人很敬业,从来没有误事。有一天,一位水手送给他一本匈牙利诗歌集。他如痴如醉对阅读了几个小时,沉浸在故乡的回忆中,竟然忘记了给灯塔点灯。老人被解雇了。
分析:老人被解雇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是自己工作不认真,还是有其他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去分析。自己祖国诗人的诗集激起了他的思乡爱国之情。所以立意应该为无论何时何地,爱国之心是永存的。如果就事论事,立意为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绝不能擅离职守就偏离了中心。
对于材料作文,我们要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准确理解作文的要求,从材料中找到作文的主题,并选择最有把握的主题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