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川藏之二十
第二十章、然乌,你颠覆了我的审美观

骑行川藏第十八站,八宿至然乌,全程97公里。
7月6日早晨,从八宿出发时,天阴沉沉的,高原最让人羡慕的蓝天白云,此时都成了滔天滚滚的乌云压顶。但对川藏线上的骑行者来说,下雨都不是个事儿。大家照旧从八宿县城出发,目的地是然乌,期间要翻越一座海拔4475米的安久拉山。虽说海拔不算很高,但是要到达安久拉山的垭口,却要爬行近65公里的起伏上坡路,这才是最熬人的。不过听说然乌镇是个风景绝美的地方,而且是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艳,早让三位上世纪50后的老心都有点痒痒的了。为了能早点与“美人”相会,再苦再累又算的了什么呢?赶快骑吧。
八宿至然乌两侧都是雪山,小气候复杂,景色却不负人。进山不久,大风就开始发威,在山里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有时风吹的人都喘不过气来,几乎要把人从车上吹下来。当然,我们在承受着逆风和徒坡折磨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世间最美的风景。
途中见到一块很能引起男同胞注意的里程碑,这块里程碑一般都是男车手停下来留影,女车友都是快速通过。我骑到这里时,也想站到路碑上去卖一次傻,但站了3次也没上去,都是被这长坡给整的,腿发抖啊。那么,你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呵呵,“38 38”。
天看来是要晴的表现,也不知是爬坡累的,还是气温上升的原因 ,反正汗水已开始为我们沐浴了。我们冒着满头大汗,继续顶着大风,一直爬坡。这简直就是把昨天72拐拐掉的海拔全部爬回去,让人意志崩溃。而高原草甸正是这一带的典型风光,又让我们在痛苦的深渊看到一丝希望。这就是川藏线之所以让那么多骑行者惧怕而又向往的杀手锏:让你死不了却又觉生更难。
下午2点多,终于上了垭口,垭口的风更大了,也更冷了,人都被冻的木木地傻,傻傻地呆,再呆下去,就可能成了老年痴呆症。因此,我们匆匆地拍了几张摆显照,就立即下坡。
实际上,安久拉山垭口有些让人意外。与那些已过来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垭口平缓得出奇,如果不是海拔表上显示的高度和路边的垭口标志,我根本不相信自己已经行进到了安久拉山垭口。远处连绵的雪山和海子映衬在一起,显得刚柔并济。
就是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属于伯舒拉岭山脉的安久拉山垭口,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越了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进入了充满传奇与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看上去平静漂亮的安久拉山,其实也有着不时发作的狂暴。据说,安久拉山垭口附近曾经在1996年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雪崩,造成57人当场死亡。
从安久拉山垭口下行到西坡山谷约20公里处,有一段极为危险的塌方路段叫然乌沟。狭窄的公路一边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深谷,江水涛涛,小流湍急,一边是松动的岩石,随时都可能有石块坠下的峭壁。G318国道的修路者天才地应用了在公路上方修了一条水泥棚顶,在面临深谷的一侧修了一道围墙,相当于在这里修建了一段人造隧道,给经过此地的车辆系上了安全带。车行长廊中,光线从棚顶和围墙的缝隙透过来,让人产生一种不真实的,仿佛在玩极品飞车游戏的错觉。然乌沟又险又奇,但风景相当美,由于两岸山势太高,峡谷太窄,挡住了下午的阳光,整个山谷冷风习习。
离然乌镇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叫“瓦村”的村落,村里的房屋是典型的藏东南林区建筑,大量采用木材建造,连屋顶都是用木材铺成。为了防止牲畜吃庄稼,村边的地头还插了不少的栅栏,一条清凌凌的白马河依着小村流过,很有北欧乡村风情特色。村落里弥漫着浓郁的藏家韵味,远看近看,都是摄影的天堂。
今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安久拉山的下坡路。开始从垭口下来,当然是下坡,可你还是需要使劲的踏你的车。这是川藏线上唯一一座下山需要蹬踏的山。只有到了公路防护长廊,才可以很爽的不用踩踏,爽爽地溜车,一直到山脚的然乌镇路口。靠左一直向前,是链接察察线顺怒江前往云南方向,然乌湖就在公路边;向右便进入然乌镇,沿着安目措湖可以通向拉萨。
其实,然乌是有两个湖的,一个当然是然乌湖啦,而另一个则叫安目措湖。或许是然乌湖这名字取得有意思,这地儿就借用了湖名叫然乌镇。特别是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广告的诱导使广大游客只知道然乌湖,而不知道安目措湖的,所以,这次我们去看了半天的,只是安目措湖而不是然乌湖。真有点被人戏弄的感觉,幸好安目措湖也不差于然乌湖,也就自嘲了一下而已。
到了驻地,人也散架了,幸好住所就在安目措湖湖畔,心情好了许多,因为 眼前的风景已经让我们有点癫狂了。然乌,你让我培养了一辈子的审美观立马崩溃,现在,我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事物之美?
好吧,既然你美的那么没有道理,我们三位老头也就不客气了,不管三七二十几,决定明天停留一天,在此把然乌湖和安目措湖都好好游览一番,这可是我们骑行川藏线以来,第一次安下心来好好滴要在一个景点游览 。




































延伸阅读 ————
然乌有两个湖

你知道然乌湖有两个湖吗?不要以为我有高反在瞎说,这可是有雪域高原作证的,然乌湖确实有两个湖。
然乌湖的藏语意思是“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然乌湖只是帕隆藏布江的源头小溪,溪里曾住着一头水牛,它每天看到岸边有一头黄牛,总是悠闲地在草地里吃草,有时还昂首哞叫一声,心里很不爽。因此,他就找了个理由,要和黄牛较量角力。最终两头牛都斗死了,死后化为两座大山,两山相夹,便形成了现在的然乌湖。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真的然乌湖也确实是有来历的。它是由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这三头“牛”顶撞角力的结果。然乌湖总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它是由于亿万年前大陆板块碰撞,造成山体滑坡致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湖形呈一狭长的形状,南北走向。从八宿方向过来,向左前方在然察公路右侧,距离然乌镇约有十几公里。
然乌湖在夏天的时候,湖水会呈翠绿色,秋季有时会呈灰白色,冬天结冰,春天则会染透一湖蓝绿。来到这里会让人躁动的心沉静下来,因为整个环境实在太安祥、宁静了。阳光下,湖水如一面镜子般平静无澜,映衬着湖边晶莹的冰川,皑皑雪山就趁机一把将她抱进怀里,然乌湖便如一个待嫁的娇娘,动人心魂。而湖边散落着星星点点的村落,也给这片秘境又增添了无尽的生气。秋天的时候,收割的青稞垒成树冠状,点缀在屋前屋后,山上的灌木或红或黄,色彩缤纷,画意十足。然乌湖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唯一仙境。
从然乌湖回到然乌镇,沿着318国道继续往西走,此时出现在路边的,是安目措湖。安目措湖也是个堰塞湖,同样是个细长条,东西走向,长29公里,宽度只有1至5公里。据说,在水大的月份,安目措湖与然乌湖可以连为一片,此时的然乌湖,就成一个由西南走向的然乌湖和东西走向的安目措相连接的湖,表面看就成了一个湖。所以,很多人就错把安目措湖也当成然乌湖。但实际上,这的的确确是两个湖。不信?那么在旱季的时候,你就能明明白白地看清了。


然乌湖畔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