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做到位?
吾日三省吾身,做事没有反思和评价体系搭配,就无法精进。
自评
第一遍
要想把事情做到位,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医生的手术,还是我们平时做的事,大到负责公司项目,小到锻炼身体,失败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影响因子,以及对应的改进措施。即使一件看似偶然的事,背后也有必然的因素。
如果你想让失败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得丢掉“偶然”的心态,拥有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积极态度。
可以在行动之初就让自己意识到,“我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我做的事可能会失败”。心理学家巴比诺和克伦博尔特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默念下面的句子可以让人更好地行动:
“我想成为音乐家,就必须先演奏很多首难听的曲子。”
“我想成为网球大师,就必须先输掉很多比赛。”
“我想成为极简式的建筑师,就必须先设计一些效率低下、复杂繁重的建筑。”
一开始把自己的认知放在比较低的位置,就容易让自己承认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从而避免认知失调的发生。
第二遍
第二遍是对第一遍结果核实和提升,所以既要弥补不足又要绞尽脑汁出彩,那肯定是要比第一遍难很多很多。
感觉到费力,才能把分数再提升一个档次。
如果觉得轻轻松松,只是第一遍的重复,第二遍不做也罢?
如果第一遍用上了百分八九十之力(剩下的因为时间或者外因影响没能全付),那第二遍一定至少是要用上101%的劲,甚至120%,不然何来突破?何来日日新?何来再一遍的意义?
所以想做到位的事情,一定会让自己感觉到困难,因为自己在这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进步,用匠人精神来要求手底下的活。长久以往,细致出众则是必然。
他评
事物的推进,一定是和他人共同努力完成。
他人对你的反馈,也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标杆。
他人的感觉,就不仅仅是事情完成与否的简单评价。
他们会评价你的态度:是否积极配合,开拓创新,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
他们会评价你的能力:在事情操作过程是否展现了良好的专业水平或者敬业精神,是否有很强的综合技能可以强力推动事业发展,是否以后继续合作
他们会评价你的人品:待人是否友善,是否有团队让利意识,是否能维护大局,是否心怀感恩以诚相交
他们会评价你的健康:身体好坏与习惯好坏,是否影响到了别人,决定了未来是萍水之交还是可靠之人。
……
事情顺利到位有新意,为人到位奠定长未来。
这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