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面对巨烦的写作困惑的?
写文字的应该都会碰到文思枯竭,提笔忘字的困惑,看我的断更就是生动的例子。
什么都想写怎么办?
我非常想写,冲动很强烈,满腔热情,啥都想写,但又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把自己喷涌的想法记下来,能想到的事、人,不用层次分明,先都写下来,这是第一步。姑且叫作海选。
然后,从这一堆的文字里面找出佐证最多,自己最有话说的,单独圈出来,慢慢提炼。这是第二步。
这些被选中的文字,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或者主题?确定下来,并且明确的写出来(防止写着写着跑题),确立主题,这是第三步。
经过以上三步,文章的主题确立以后,再围绕这一主题组织语言、找例子,会变得容易的多。
接下来,才是文章真正的布局谋篇。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字,达到教化社会、教化大众的目的。
这是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的话,至今我仍记忆犹新。用现在的自媒体理论讲,就是要有价值,能给社会、别人提供价值,这样的文字才有意义。
所以确定主题、提供价值是写作的灵魂。
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有想法特别多的时候,自然就会有没有想法的时候,怎么办呢?
找!
在微博、微信或者新闻、写作网站上读一些新闻、事件,启发灵感;读知名作家或者评论员的文章,启迪思路。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当然这个抄不是洗稿,而是从新闻事件中找到灵感,从别人的想法评论中找到思路。
功夫要下在平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稳定的输入才能保证稳定的输出。况且我们阅读过的文字,并不能保证100%的输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篇篇锦绣文章的发表,都是一本本、一部部的文章铺垫出来的。
最重要也是最笨的方法:看到好的文字、想法,一定要记录下来。就像上学时候的摘抄本一样,现在有很多类似的app,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用哪种。
坚持不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自己做的也不够好。
有时候坚持不下来,并不是因为懒或者没有毅力,而是求全责备,感觉写的都像无病呻吟,自己都看不下去,索性就放弃了。而一旦放弃成为习惯,想要再坚持下去就难了。
其实可以通过关注自己喜欢的作者或者公众号来解决这一问题。
看看他们的写作套路和思路。同一件事情,他们是怎么“引、议、联、结”起承转合的,可以慢慢模仿。为什么他想到了这个观点,而我没有,比较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慢慢修正。
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必苛求自己妙笔生花。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个词、一句话,假以时日,就会有质的飞跃,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
所以,坚持不了是因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首先把心态放端正,冷静地一步步走下来,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以上这些只是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粗浅的认识,欢迎各位文友批评指正。写作路上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