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

在笼子里养孩子,痛苦压抑,不疯才怪!

2024-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沫如逸夏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公司要求每天必须6:30到岗上班;

午饭时间只给半小时,吃完就继续工作,每天加班到九点;

加完班回家还得写报告,周六日也排了班;

老板隔三差五训你,问你为什么不努力;

每个月还拉全体排名,通告全员,谁最差劲……

干着这样的工作,你开不开心?你会不会抑郁?

而这,就是你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

初一的孩子,早上6点10分进教室,晚上8点才放学;

高一的孩子,早上6点就要开始晨读,晚上10点才结束;

无一例外,分秒必争!

想到沈华清教授说:“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关在笼子里养大的。

幼儿园是笼子、小学初中是笼子、高中更是个笼子。”

在笼子里养孩子,痛苦压抑,不疯才怪!

当今的孩子,被困在笼子里,活得太孤独了!

暑假,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代孩子的“孤独”。

整个暑假,豆包想约同学一起玩,都非常难!

明明班上四十多个同学,和我们同一栋楼就住了3个同学。

可偏偏,一个暑假,居然一次面都没有碰到。

好几次,我给豆包同学家长发微信:今天几点可以一起玩吗?

回复都是:今天不行,几点几点有课。

想到纪录片《起跑线》,里面有个7岁的小女孩。

从一年级开始,就是6点起床,晚上10点也不见得能休息……

周一到周五,学校学习;周末寒暑假,就用课外班填满学习。而这,就是当今大多数孩子的写照。

所有的生活轨迹,就是在“家—学校”来回移动。

没有自由,没有时间,也没法和真切的生活去联结。

可一个孩子要健康、快乐地长大,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链接。

与同伴的链接,与万事万物的链接。

孩子,需要从同伴和社会链接中真正建立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

同伴关系缺失,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情绪就少了宣泄的出口。

社会链接缺失,孩子自我控制范围狭小,就无法形成完整的独立人格。

情绪、压力就无从释放,自我认知、独立人格无法形成。

厌学,焦虑,抑郁,便一个个向孩子袭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