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满怀希望,才会所向披靡!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年代有些久远的经典影片,时光或许会渐渐将它的影像淡化,但是这部影片,植根与人们心中的无尽希望长存,对于自由的勇敢追求与日月同辉。
这部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安迪被法院误判故意杀人罪,而获得了终身监禁的惩罚,但是他渴望真相与自由,内心仍有一团热情的火焰。在弱肉强食、强权统治的肖申克监狱里,他依靠自己的学识,得到不同的待遇,帮助狱友得到大量书籍。
谁能想到,为了置办书籍,一个人可以坚持十年每天写信给政府?谁能想到,一把小小的鹤嘴锄,可以挖出如此长的通道?谁能想到,一个人,可以从长达四个棒球场的下水道中爬出来?谁又能想到,每一笔理财,都可以为自己积攒生活的积蓄?
在绝望中重燃希望绝非易事,可安迪却把每一个细小的希望火花,烧成了燎原之火。学识渊博的他,通过在监狱里的所见所闻,明白了:“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不仅是安迪个人的救赎,他为自己燃起了希望之火,也为肖申克监狱中的人,点亮了黑暗中唯一的灯塔;他是肖申克监狱中的救世主,拯救了一个个向往自由的美好灵魂。
他救赎了狱中挚友瑞德。瑞德曾两次申请假释被驳回,由于他被监狱充分体制化,对出狱已不报任何希望,若不是安迪与他的相处中,以信件等形式,在他心里播种了希望,他将被监狱里的体制化真正扼杀。
二人在蔚蓝远阔的墨西哥的海边重逢时,瑞德在心中深深肯定了安迪曾说的:“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他救赎了年轻人汤米。汤米因偷窃入狱,他一直跟着安迪学习,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竟在监狱之中成功考取高校文凭。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完成对于自己的救赎,虽然他因知道了安迪案的真相而被典狱长害死,但因安迪的救赎,他的灵魂,比肮脏的典狱长之流,高了许多层次。枪响前一刻,他望着典狱长的背影,欣慰一笑,笑容里只有帮到老师的喜悦。
肖申克的其他狱友也被安迪救赎着。不论是刷房顶时,安迪争取来的几瓶啤酒与一刻自由;亦或是广播中,震撼整个肖申克的那曲《费加罗的婚礼》,那短暂的心灵的放飞,安迪总尽力传播着希望与自由。
命运看似无情,却暗中把选择权交到你的手上。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肖申克的救赎》,把视线聚焦于身陷囹圄的安迪身上,在影片中,一边滋生绝望,一边播下希望,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追寻自由与自我救赎的旅程,也利用光影与我们探讨生命哲学,
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一场自由和希望的救赎。
头顶,只有一小片湛蓝的天空;四周,是森然林立的钢筋泥土筑成的暗黑色铁墙;一条一条的狰狞电线,沿着玄色的纹路,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张嘶嘶作响的电网,里面挤满了目光呆滞的犯人,他们衣衫褴褛、形容枯槁。
在肖申克,没有自由,也没有希望,但是有一个人却在无尽的黑暗里开辟出了一线光明;黑白颠倒的至暗背景下,散发着不因时间飞逝、时代前进而贬值的魅力——自由的曙光、希望的黎明。
坚硬的实墙,阻挡不了他对书籍的渴望;水泥白墙的后方,是他一锄一锄开垦出的生命大道;下水管道的泥泞里,抽枝出芽的是他对生的无尽希冀;黑暗中的浊浪里,翻涌成他执着向前的坚定。
“反正人只要二选一,忙着活,或忙着死。”希望,是肖申克的高墙里,最危险,也最美好的事物。心中有希望,怀揣着自由的希冀,经历过再多苦难的人,也可以靠努力和坚持重获自由。
光阴飞逝,不舍昼夜。岁月却从未磨平过他的棱角,也从未使他的生命之火暗淡半分。风呼啸而过,只留下明暗交错间的惊雷滚滚,他匍匐着前进,叫嚣着逃离,终于突破了这几十年来的沉重枷锁,振翅高飞,披上金色羽衣,那一刻,安迪是自由天空里的王者......
《肖申克的救赎》不仅是一个越狱者的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困顿者的长诗。现实中,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向前方,自我治愈,自我救赎,满怀希望才会所向披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