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学生沟通的艺术(上)
沟通是一门艺术,同学生沟通也不例外。最近读吉诺特《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一些经典,值得一记。
“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技术的重要性。理论书籍的阅读是必要的,但在处理问题的真实过程中,只有技巧才是惟一实用的,尤其是教师在使用技巧时的态度,心理上小小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喜欢和信任,需要得到他人的鼓励、支持、加油和风趣,还需要自己去开拓、实验并取得成就。”
2、同情式理解、倾听、适当满足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巧妙应对恶作剧、认同学生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愿望并提供有益的帮助。最佳师表的老师们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理念: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尊重孩子,摒弃语言上的暴力,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对孩子提供及时的恰当的帮助。
3、虽然当老师只是一种职业,但老师们首先关注的永远是人本身。作为一名老师,他必须在困境中行为得当。他必须表现出“压力下的从容”,必须富有洞察力,而且不能冲动行事。①师生之间禁止专横且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老师可以用坚定有力而不带攻击性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愤怒。嘲笑或者讽刺学生并不符合教育的精神,讽刺嘲笑不但不会给学生带来进步,反而会导致学生的仇恨和报复。在任何时候,老师的基本原则都应该是扮演帮助学生的角色。②孩子在做作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都会开始捣乱,因为他们害怕去问老师,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问老师极有可能遭到老师的指责。于是,他们宁愿因为捣乱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愿受到老师的奚落。对此,老师的最好解决办法是乐于帮助学生。③扮演别人情感的侦探总是危险的,不能随意刺探别人的隐私,保持礼貌就要保持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保持沉默。提供任何帮助都应该显得慎重简洁。喧嚣、冗长而多嘴多舌地提供帮助只会让人觉得尴尬,只能导致抵制和怨恨。④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觉得他的老师理解他的感受和遭遇,这对他是非常有帮助的。⑤孩子会用心不在焉的方法来对付大人们的指责,他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从而安全地远离了他人的侮辱。每个人都必须抑制自己自作聪明地取笑他人的冲动。⑥嘲讽对孩子来说永远都不是一件好事。它会毁坏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就像砒霜一样,它的破坏作用甚至是致命的。令人痛苦的嘲讽只会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⑦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从来都不是很肯定,公开地边地孩子的智力无疑会伤害他们最脆弱的心灵。刻度的批评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破坏他们改进自己的愿望。⑧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地交流人生与艺术的心得,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完成作业,这比夸大其词地挖苦孩子要有效得多。⑨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是不能接受任何有关民主的演讲的 ,当孩子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老师最好是接受他的抱怨。老师应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人情味。⑩为了了解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老师需要无穷的情感灵活性。只有真正的同情——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不受到孩子的影响,才能填补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和心理鸿沟。
进步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我们付出特别的努力。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疏远的态度、侮辱的语言和伤害的行为。他可以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变得更加熟练和谨小慎微,变得更加不容易粗暴和被激怒。
4、恰当的交流
要改变课堂的面貌,我们应该从甚地方做起呢?首先,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就必须先抓住孩子的心,孩子只有在感觉良好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好的想法。
孩子总是从父母和老师与他们的交流的方式中,感受成人对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并以此影响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和老师的话语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和老师都需要改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使用的大量不健康的语言,这些语言往往使得孩子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感受知觉和自我价值丧失信心。健康的成长来自于孩子对自身内心世界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可以逐渐激发和培养的。
“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的品行”正式交流的基本原则,适用于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所有交流。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如地运用这一原则也正是有效教育的本质所在。聪明的老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生气的时候,聪明的老师会表现的真实,他描述他所看见的,他所感受的以及他所期望的。他只就事论事,而不进行人身攻击,他懂得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控制。于是,他通过运用“我”的语言来保护自己和学生。
简洁清楚地表达老师的感觉和愿望。
当老师生气的时候,孩子们一般都会集中注意力,洗耳恭听。这是老师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愤怒的独特机会。(用丰富的词汇来表达愤怒的各种细微差别)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完全依赖于运用表达不同愤怒而又不带侮辱性的语言。在学习这些语言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首先以身作则。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交流风格。老师应该恪守的黄金法则是:可以愤怒,但不可以带有侮辱性。
学校不应该成为残酷现实的复制品,而应该成为美好人生的另一种选择。学校里的老师都应该充满丰富的情感和同情心。
老师应该尽可能提供让孩子体验独立的滋味。孩子得到的自治越多,他的敌意就越少;孩子越是自我独立,他对别人的怨恨就越少。减轻孩子敌意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他在学校里的事务。避免对孩子发号施令也是减少孩子抵触情绪的另一种有效的办法。在交流中,当老师传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并维护了孩子的自尊时,孩子的敌意就比较少。
与孩子争辩只会招致孩子更大的反抗和敌意。要邀请孩子合作,与其改变他们的想法,不如改善他们的情绪。
使用“我”开头的句子,简单陈述感觉和期望,使用“你”字开头的句子,最好是在帮助孩子、回答孩子抱怨和提问的时候使用。老师不必为孩子提供现成的答案,要促使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当老师关心孩子的感受时,孩子都会尽力地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在于学生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和预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或者孩子的家人牵扯进来。诊断孩子是危险的,将孩子与别人进行对比也是有害的。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影响。
明智的老师对孩子说话就像对家里的客人说话一样。
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情感,应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为人师表者既要做到使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又要防止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伪善。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除了表里一致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