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理解加加减减的日常
2023-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拾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60327/5c6eebccd58f878b.jpg)
这几天读的是一本对谈的书《多谈谈问题》。
第一篇许知远对谈锺叔河,锺叔河1984年任岳麓书社总编辑,见面时许知远陪着91岁的锺叔河老先生上了一趟岳麓山,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下楼了。岳麓山上有他和亡妻领养的一棵树,他讲了和亡妻的种种。
我想到自己今年4月一个人去了长沙,去了岳麓山,那天下大雨,人少。走到岳麓书社的时候我的鞋和裤子就已经湿透了。不过那一天一个人撑着伞,从北宋建岳麓书社的展馆到毛泽东在书社的展馆,一间一间的走过,感到的是孤独和文化的博深。翻开的书,让我想起那时那景, 因为读到的书,记起一些事。
锺叔河老先生说:“我原本觉得,做好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再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个生活满惬意的,没想到现实世界,变成强迫你去做,必须去做,不做没饭吃,这个乐趣就减少。你想去改变外部环境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人还是可以作为,至少可以思索,思索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没有任何经济压力,我不需要赚钱,家具不要更新,我的衣裳也不要更新了,我穿不烂这件衣服了。”
九十几岁的人,说到“我穿不烂这件衣服了”,人对物质东西没有任何渴望,更多的时间,就是对经历过的事和人生的思索。
人生那么长,又那么短。几年前,母亲从她大房子搬到我家,原先百米的屋子放下的家什,现在三十几米就放下了。老了,有些东西真的用不上了。
我想人生就是一个不停的做减法的过程,减到家具不要更新,减到衣服穿不烂,不再买新衣。人生也要不停的做加法,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我们可以思考的心,这些的富足,才会赋予生命最好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