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
再一次合上《无声告白》这本书,与第一次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结局落泪不同,这次更多的是震撼,伍绮诗用六年的时间去完成这部著作,其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更能引发读者关于民族,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思考……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读。
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正如小说的名字那样,整本书所讲述的就是那些来不及的"告白",书中有主人公莉迪亚十几年来对父母一场没有说出口的坦白,有杰克对内斯一直以来难以启齿的微妙的情愫。
关于莉迪亚人生的这场戏,一演就是短暂的一辈子。
不同于其他小说开头交代过多的背景,这本书开篇就告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莉迪亚死了,作为家庭的中心人物,莉迪亚神秘的死亡导致了一家人的生活和整本书都沉浸在一片阴暗抑郁的氛围中,而也是莉迪亚的死,揭开了隐藏在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中十几年来许多巨大的矛盾,莉迪亚的死像一根导火线,使得在她离去后家庭中的这些隐患如火山般爆发,而在此之前,她总是牺牲自己,努力维持着家里的一切。
关于莉迪亚的死,源头完全可以追究到几代人,而从那些人的故事中,反映出当时社会非常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歧视,那些在性别上的、种族上的歧视。
性别的歧视
莉迪亚的母亲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她本应该和自己家政课老师的母亲一样过着最平凡的生活,上完大学结婚、生孩子、为家里人准备一日三餐。但是,最大的反例就摆在自己的家里,从小她就是没有父亲的孩子,而母亲对于父亲的离开也是只字不提,她认为,就是因为母亲太平凡,才会导致父亲出去找别的女人。她受不了母亲只会取悦男人没有自己的事业碌碌无为的生活。
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所以她想让自己与众不同,她想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少年的玛丽林疯狂地爱上了医生这个职业,但是,这个职业在当时只有男生才有权利学习,最终,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医学,在家政课上,她向往男生上的手工课,她非常努力地开始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在一群男生中,她每次都出类拔萃。少年时期的梦想,玛丽琳用半生去坚持,以至于在不能实现时她将自己的愿望强行寄托在了自己的下一辈身上。
种族的歧视
作为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一名美国的二代移民,他的一生饱受着来自他人的眼光、嘲笑以及排挤。詹姆斯小的时候,一家人过着寄人篱下的贫苦生活,父母都是学校的工人,在这种家庭条件下,詹姆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出人头地,让所有人都敬畏他,他从小就开始读父亲买来的减价报纸和书籍,而当他终于进入一所贵族学校的时候,他还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一名东方学生,因为自己的修理工父亲感到羞耻自卑。从小到大,他一直摆脱不了"不合群"这个属于他的标签,他渴望成为美国人群中最普通的一个人。而这些也使得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学习,最终取得了教授的职位,当自己的身份变为老师时,别人对他的眼光却依然没有变。
而就在这时,玛丽琳和詹姆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却认识了,玛丽琳大学选修了詹姆斯的历史课,第一节课,玛丽琳就发现了詹姆斯身上在她看来最大的闪光点,与众不同,而这也是玛丽琳一生都在追求的,她认为,詹姆斯和自己就是同一类人,所以她大胆地走进办公室向詹姆斯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詹姆斯看到的玛丽琳却和自己完全相反,他感觉玛丽琳太普通了,以致于在教室只剩五六个人在听自己的课他也没有认出玛丽琳,但是,他喜欢的就是玛丽琳的那种一点也不出众,因为玛丽琳有美国人特有的金色头发,白皮肤,蓝眼睛。
他们两人在所有人的看笑话的眼光下,在玛丽琳背叛母亲的代价下走到了一起。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莉迪亚,因为莉迪亚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这让詹姆斯非常自豪,一家人都视莉迪亚为掌上明珠。过早怀孕的玛丽琳辍学放弃了自己的医学,而这,也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这也是十几年后家庭悲剧的源头。
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悲剧性就在于上一代人所没有得到的东西,都被被安排在了家中的大女儿莉迪亚的身上,而莉迪亚所承受的东西太多太多,从小说开头,读者都在一步步了解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害死了莉迪亚,哥哥内斯从始至终认为凶手就是隔壁不务正业的那个莉迪亚的"朋友"内斯,母亲一直认为自己的女儿死于他人之手,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读者才发现,莉迪亚之死最大的凶手,却是她身边最亲近的那些人。
从一出生,她就无法摆脱父亲给她的血脉,长大后,她更无法拒绝父母给她的期望,而这些,都像利刃一样一天天逼迫着她直至无路可走。
混血家庭的身世——不合群
正如警官最后对莉迪亚死因的判定"来自混血家庭的孩子,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莉迪亚虽然有母亲的蓝眼睛,但她还是逃避不了和父亲一样在学校格格不入的宿命。在学校,她一直都被视为异类,她没有真正的朋友,同学都不屑于和她说话,她仅仅是其他同学抄作业的工具。
而最可怕的却并不是来自同学,而是来自自己的父亲,父亲因为东方人的身份窃于和别人交流,窃于融入集体,但是,他却将他所畏惧的东西推向了自己的孩子。他曾让自己的儿子和一群美国孩子玩水,结果儿子被一群人嬉笑,让儿子十分尴尬和羞耻,在儿子身上失败后他将目标转向了自己的女儿,他反复鼓励并暗示女儿和同学交朋友,女儿的生日礼物他所送的礼物也离不开如何与人交往,而慢慢地,莉迪亚也发现每当父亲发现自己有很多朋友的时候都会异常兴奋,为了取悦父亲,她养成了每天假装打电话的习惯。而这一切,在莉迪亚离世后詹姆斯才意识到,原来,女儿也和自己一样,而自己却不断给女儿施加精神压力。而女儿在父亲面前,永远戴着一副微笑的面具活着。
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母亲毕生的梦想——与众不同
如果说,父亲给莉迪亚带来的压力是她离开的间接原因,那么,母亲过高的期望便是莉迪亚死亡最直接的原因。
婚后的玛丽林终究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医学梦,玛丽琳的母亲去世后,她再一次回到了母亲的屋子。这次回去,再一次唤醒了她八年前的那场梦。她不屑于母亲最后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在身边,守着一本烹饪书孑然一身的生活。所以她离开自己现在的家,离开詹姆斯和孩子们,开始了对大学所荒废学业的继续学习,然而,她再也没有了自己年轻的劲头投入学习,最后,当她发现自己又一次怀孕的时候她放弃了自己只持续了一个月的梦想。
母亲没在的这段时间里,年幼的莉迪亚通过有母亲泪痕的烹饪书知道了母亲离开的原因,她那么渴望妈妈一直陪着她,在母亲回来后,为了挽留住母亲,莉迪亚编造了她扔掉母亲烹饪书的谎言。玛丽琳也误认为女儿和自己有一样的梦想,从那时起直至莉迪亚死亡,她都在设法通过莉迪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家中,她不再是一名只会做早餐的妈妈,她变成了莉迪亚的老师,而莉迪亚也发现只有自己去做母亲所期许的事,母亲才会开心,才不会离开自己。对母亲的过度依赖使得她学会了伪装,在妈妈面前,她非常勤奋,她喜欢科学,尤其是母亲喜欢的医学。所以她每天都有学不完的课程,改不完的题,她认为自己以后人生唯一的方向就是医生,为了妈妈,她别无选择。
正如书中所说: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家中唯一的知音
十几年来,让莉迪亚坚持下来的人,便是她的哥哥,小的时候被父母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是哥哥每天的笑容和鼓励让她有了勇气。哥哥在湖边把她推下水那次,他突然知道了莉迪亚的秘密,她其实和自己一样,没有朋友,她的梦想并不是做医生……
在莉迪亚感到马上窒息的时候,哥哥拉了她一把让她重新看到光明,而往后的生活中她和哥哥之间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绳子绑在了一起,从此哥哥对莉迪亚的嫉妒变为同情,整个家中,唯有哥哥明白她的苦楚,能和她感同身受。
但是,十年后自己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哥哥被哈佛大学录取。这代表着以后这个家中少了一个能真正理解她的人,哥哥不久也将会有新的朋友。再也没有人可以拉她一把了。
自我解脱
在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之后,莉迪亚实在无法继续继承父母的梦想,一个晚上,她独自一人来到了湖边,那晚,她终于释怀了,她决定向父母坦白,她要说自己根本不喜欢科学,更不想成为医生,她从没有朋友,她还想和哥哥杰克和好。当她做出这些决定后,她似乎看到了光明。
十年前,同样是在这个湖里,那时的她和现在一样,奄奄一息的时候,是哥哥拉了她一把,而这次却没有人再拉她,她也沉入了深渊……
关于莉迪亚最后的死亡一直是一个谜,很多读者读了很多次还是没明白莉迪亚是自杀还是死于意外落水,这段被作者描写的极其精致,但越唯美,越能感受到莉迪亚当时内心的痛苦,其实,这只是莉迪亚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解脱,虽然她想好了自己该怎么做,但她终还是无法面对她的父母,她不知道父母在她身上倾注的一切破灭后结果如何。
无论是莉迪亚的父母,还是他的哥哥,他们都没有罪过,但他们每个人都承受了各自生命中的痛苦,他们急于解脱,以爱的名义将所有的希望施加在了孩子身上。
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与莉迪亚相比,小说中的很多人都是幸运的,内斯虽然和妹妹一样受到周围的歧视冷落,受到父母的忽视,但他却可以毫无束缚地实现自己的天文梦,杰克从小没有爸爸,他也可以默默地喜欢着别人,至少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莉迪亚却只能被迫接受自己不喜欢的所有东西,每天过着没有尽头的生活。
无声告白||人生这场戏,一演就是一生 - 草稿正如小说扉页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回真正的自己"而真正找到自己的人又有多少,像莉迪亚一样的孩子还很多,他们从小被父母束缚,过着被安排好的生活。而他们又是何其不幸,希望所有看过这本书的父母们都会从中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