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晚霞-前后期实操流程和思路
夏末晚霞

今天已经立冬了,这张是8月末拍的片子,躺在硬盘已不知不觉快3个月,也是懒的不能自拔了。。。喜欢夏末,天气不那么热,台风吹走雾霾,天空总是那么纯净忧郁蓝,而且夏天是绚烂霞光的高发季节。
在小城已经拍了一年多了,几乎走遍每一片土地,有时候真不知道往哪里去拍好,只能把记忆中的场景翻来覆去,想象着不同的时间天气下会有怎样的景色。再寻常的场景,哪怕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不同,也会呈现不一样让人心动的景致。风光摄影更多的是等待,无数次的前往等待最佳的光线、云彩、前景。风光摄影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需要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需要会判断天气纯净度、有没有雾霾、有没有早霞晚霞、甚至有没有大风。需要爬几十层的楼,需要挨饿,需要很多次失望而归,需要发现美的能力。但哪怕有一次碰到值得你兴奋感动的景象,这一切付出都那么可贵。
没什么可拍的东西,只能逮住一个反复的拍,双塔更是去了不下二三十次。但这么通透的天气,这么壮观的晚霞还是头一次见。纯净的蓝天、日落的余晖照耀着天边的彩云,像丝带一样飘荡在双塔之上,倒影在平静的古黄河水面。当时正好下班时间,路过的许多人都停下来观看拍照,而我把相机设置成自动拍摄,享受这令人难忘的时刻。
前期拍摄
使用器材:尼康D7100套机、三脚架、无线快门线
曝光参数:光圈F22、快门1/4秒、ISO100
因为有三脚架保持足够的稳定,风也比较小,且日落的光线充足,所以ISO设定为最小的100保持画质。为了得到长曝的效果,同时让前景后景都清晰,我把光圈调整至22。前两天看到别的文章说光圈太小会损害画质,建议保持在8-10左右,以后再试验下。先单拍一张,查看直方图,有没有过曝和死黑。虽然直方图稍微有些欠曝,考虑到后期堆栈也无伤大雅。

间隔1秒,连续拍摄100张左右。堆栈不仅能体现云彩的动感,而且能提升暗部的细节,比如画面中树林和踏的细节,同时避免单张强拉暗部产生的噪点。
间隔时间一般根据根据云的移动速度来设定,云移动的越快,拍摄间隔时间就需要越小,否则堆栈后会出现连接不上的情况。拍摄张数越画质越细腻,但是不能太多,否则电脑处理比较吃力。
构图
好的画面需要引导视线,把目光集中在兴趣点上。这张采用三分法构图,让双塔位于3等分点上。为什么是三等分点的位置,这个点是大多画面的视觉平衡点。如果把双塔放置画面中央,会显得过于死板中立传统,而放在左边,也刚好避开没有纳入到画面右侧的建筑。天空比较出彩,所以占据约三分之二画面,同时利用树林的倒影透视将目光引导至双塔,云彩本身和倒影也恰到好处的把双塔包裹在其中。

后期处理

后期的基本思路:调整画面的明暗、色彩和反差,让视线引导至画面主体。人的视线总是喜欢从暗的部分转移到亮的部分,从近的地方转移到远的地方,从清晰的地方转移到模糊的地方,从色彩较素雅的地方转移到色彩凝重的地方。根据日落的场景和人眼的习惯,对暗部的树林和荷花提亮和增强细节,与天空的模糊的云彩形成对比。日落处高光柔化加暖,整体天空和水面柔化加冷,形成冷暖对比。最后提升兴趣点双塔的细节。

Lightroom基础调整:由于堆栈后需要再在LR中调整,堆栈前不做过多的调整,只稍稍提升阴影和黑色色阶,压暗些高光,让画面尽量各个部分都能看得见。

堆栈:利用StarsTail插件对100张照片分三次堆栈,最后再对三次堆栈后的照片进行再次堆栈,这样电脑反应快一些。堆栈后云彩的具备动感,水面也更加柔化,而且放大后塔的细节都可以看得到。但是由于拍摄中间断开了几秒,如画面中左上角的云层还是有些断开,不得不进行修复。

Lightroom再次调整,利用Camera Raw滤镜或回到LR中对堆栈后的画面再次基础调整:镜头矫正,删除色彩,提升暗部,压暗亮部,水平线和竖直线矫正,稍微增加点饱和度和清晰度。基础调整后的画面比较清晰可看了,然后进入PS中精细调整。

PS中精细刻画,首先去除画面中的污点,查看污点的很好用的工具就是生成一个对比度曲线调整图层,这样污点基本上都能看得见。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或缝补工具去除这些污点,然后再把调整图层删除即可。







总结:
1.如果后期堆栈,一定要稳定好三脚架,让相机不要晃动,否则后期堆栈后的很容易模糊。堆栈插件和教程可搜索半岛雪人。
2.拍摄时间隔时间固定,不要出现间隔时间太长情况,否则后期堆栈容易出现断层。
3.由于多张拍摄对存储空间要求比较高,建议准备大容量的存储卡,或准备多张,否则存储满了之后再想拍其他的就不可能了,这次就是存储卡满了,错过了日落后的蓝调和夜景的拍摄。
4.后期处理的照片一定要用蒙版选择精确位置,并少量调整,一旦过大不好修改,且容易出现色彩断层。色彩断层修复步骤是先增加噪点再降噪,具体可以参考托马斯公众号色彩断层修复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