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使用为目标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曾经有记者向爱因斯坦要电话号码,爱因斯坦顺手就拿起旁边的电话本找起来。记者问:为什么您这么聪明的人却记不住自己的电话号码?爱因斯坦解释说:能记住自己的电话号有什么作用吗?我不想让一些很容易查到的信息填满自己的脑袋。
爱因斯坦的例子告诉我们,学习需要很强的目的性,如果他对你没有作用,那么学它又有何用呢?那么学习如何才能具有目的性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学到的东西用出来。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你要用什么,你就去学什么。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学时候学一门课,用半年的时间去学,到考完试后你什么都不记得了。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为解决某一个项目中的某一个问题,你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去补大学漏掉的知识,在这段时间所学到的东西,远比你在学校某一门课上所学的东西还要多,而你却只用了原来1%不到的时间甚至更少。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习具有目的性。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很大一部分的人在大学时候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最后考试能够及格通过,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上课出勤率最高的是考前最后一节课,因为最后一节课要划重点,而划的重点可以直接达到他们的目的——考试通过。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想要身体健康,获得健美的身材。我们直接学习深蹲、俯卧撑这样的动作的技术要领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去学习肌肉的解剖生理学、营养学等这些学科。这样和他们那些学过所谓的营养学解剖生理学的人,相比并不会差太远。
有人看到这里会反驳我说:你说的这一切都是做事,不是学习。没错,在成人世界里,做事就是学习。如果你没有具体的事情,那样的学习就不是学习而是一种消遣,就像周末去上插花班和美妆班一样。在每天纷至沓来的事情中,蕴藏了无数可以学习的碎片。你要想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学习一点点东西。所有这些一点点累积起来,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形成一个大型拼图,那就是你的所得,谁也抢不走。
我知道,这样看起来非常的功利主义。仿佛成人世界里一切都是以有用无用来衡量,仿佛为了解决任何问题,都是采用一些临时手段,一些拼拼凑凑的方式,勉勉强强应付过去,乃至学习也变成了实用至上。事情是这样的:不计任何成败纯粹的进行研究,那是学者的事情。而我们都不是学者,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作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们洞悉的事物的全貌才动手,也不可能等我们找寻到最优方案才执行。
关键的地方就在这里:无论是用哪种方法,你行动了得到了反馈。然后下一次,你就可以调节你的行动,尝试产生新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自由发挥,没有足够的教材让你全盘掌控。
你只要抱有明确的目的去学习,最后虽然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成不了科学家,成不了学者,但我们的知识量总是在提高,能力在提高,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