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的本质说起 ——探讨经营公司,究竟经营的是什么——
公司的本质是商品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万物皆可交易(感情除外),公司也是可以交易的,而且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对公司的交易行为,市场上所买卖的股票,实际上就是在买卖公司的所有权。
所以,公司的本质,是商品,更严谨的说,资本市场使公司商品化。
在一个公司的生命周期中,存在很多可能需要买卖公司的所有权:
初次买卖:公司初创,你需要引入股东,卖出公司的部分所有权;
二次买卖:为了获得发展资金,引入新的投资者;
三次买卖:吸引高级人才,给关键人才赠送股票期权;
多次买卖:公司发展壮大,可能需要多轮融资,或进行投资或并购企业;
N次买卖:公司上市,必须卖出至少25%的股份,且每天都有人在交易你的公司所有权。
纵观整个商业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随着公司的持续成长,不断将公司拆开进行交易。
一个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股东则通过公司的价值成长来获益(股东收益:股利分配、套现)。因此,当我们在讨论公司经营时,实际上是在经营公司的价值;当我们讲公司管理时,实际上是在管理公司的价值。
公司价值的成长管理
公司在资本市场是一个“商品”,又在商品市场中经营着商品。公司在商品市场中经营的好坏,会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体现;资本市场给公司提供资金,又可以帮助公司在商品市场中将核心主业做大做强。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关注在资本市场中经营呢?因为中国商业已经进入一个资本催熟的时代。
当一个风口出现,就会有大量资本进场,通过资本的力量使市场加速进入饱和期,之后资本又迅速离场,行业进入调整期,绝大多数公司会被淘汰,只有头部企业可以生存并收割市场。这在过去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周期,但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只需要2-3年。
即便公司不是处在一个风口,只是稍微有些创新的把传统商业重新做一遍并获得成功的时,很快就会有模仿者的出现,并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进入市场,很快就超过了先行者。
所以必须跳出企业看企业,需要在『 商品市场 』和『 资本市场 』都做好经营和管理。
一、了解需求
1、商品市场需求——需要完成的任务
哈佛商学院颠覆性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 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 』向我们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的动机,该理论告诉我们:当消费者决定购买一个商品时,实际上是在雇佣该商品实现某种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或实现某种进步。
凡是商品都因帮人完成任务或实现进步而存在,市场需求的真相是:需要企业提供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能够帮助消费者完成特定任务的“工具”,或者帮助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获得进步的需要,让消费者觉得生活因此而有所不同了。
为消费者提供生活的解决方案,就是公司需要完成的任务。解决方案的大小(好东西还是必需品,高频还是低频),解决方案所能触达的市场规模,如何创造性的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是一个公司是否有乐观前景的重要前提。
2、资本市场需求——安全性和成长性
在资本市场经营,需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要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经营。换句话说,公司在资本市场是一个“商品”,要对公司进行买卖,就需要了解消费者(投资人)的需求。
银行等投资人的视角,他们不关注公司是否有成长性,甚至也不会很关注一个公司是否能创造利润。他们最关注的是公司是否有资产,现金流状况是否良好。相对于资产,现金流更为重要,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所以,无论公司大小,现金流管理永远是第一位的。
VC、PE等风险投资的视角,他们不关注你是否盈利,因为这对对风险投资来讲却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对任何中小型企业都不感兴趣。他们只关注成长性,如果公司没有成长为一家独角兽企业的潜力(10亿美金估值)的潜力,那么你的公司就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商业模式不匹配。所以,你必须证明你所在的市场足够大,你能否在未来两三年实现指数级增长,驱动增长因素是什么,会持续多长时间等。
资本市场其他需求:三权分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正如一个国家,所有权归所有人民,经营权归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决策权为最高层。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保证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能够延续公司的战略、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稳定的团队才能最大概率实现投资人的预期收益。例如上市的条件之一就是三年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更换。
二、价值经营
1、二八法则和行业集中度
行业的二八法则:一个行业中,前2位的企业占据该行业80%的市场份额,是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也就是说一个公司要以行业龙头为商品市场的经营目标,从而在资本市场上会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公司。
这一法则要结合行业集中度进行考量。行业集中度低的(如餐饮/母婴/休闲娱乐服务业等)可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家公司都具有投资价值;行业集中度高的(如制糖、钢铁、物流等),头部几个公司具有投资价值。而一些特殊的科技公司,一旦激发网络效应,就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市场几乎被第一名垄断(如腾讯、阿里、美团、微软等),这样高度集中的市场往往是行业前三名(更极端的是只有第一名)最具投资价值,且其他参与者没有任何生存的土壤。
当我们要选择一个行业时,要看清行业情况,行业集中度高的,是很难进入的;而具有网络效应的行业则完全没有进入的必要。除非能利用新技术(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或新商业模式(拼多多)才有机会打破行业垄断。
2、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资源变现方式 1 :当投入资源(货币或其他生产资源)进入一个行业时,绝大多数公司的资源利用过程如下图所示,这个过程资产只用于经营活动,公司的现金流只有『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资产的价值没有最大化。
资源变现方式 2 :
实际上资产可以使用两次,即将资产用于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公司的现金流为来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和『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之和。拥有更多资金,便可以获取更多资源投入核心主业,加强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是一个不断发生的循环,直至行业进入成熟期。
当投入资源变成资产,这时候就需要同时在『 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 』经营公司的价值了。
在资本市场经营,就需要深挖所在行业的金融特征,行业金融特征与国策有关,国策影响资本的流向。通过金融思维,金融运作,整合资源,来支持产业做得更好,提升公司的价值。
未来的公司经营,需要产业为本,金融为器,产融结合的新商业模式。
当你经营一家公司时,必须认清公司是一个“商品”这一现实,所以对经营者的要求就是使其更具价值,使其有完善的治理结构。
又因所处的商业环境是一个资本催熟的时代,所以你的公司要在『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 』同时进行经营,产融结合的新商业模式是发展壮大必然的路径。
你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会决定你当下如何作出选择。公司战略不是基于过去的经验,也不是基于现在所拥有的资源,而是基于未来的需要。未来需要怎样的资源,需要怎样的能力,那就是今天所需要做的事情。
也不要太关注你的竞争对手,因为一旦你过度关注,对手的指标就会成为你的指标,最终你们会越来越像,你就很难再超越对手。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因为每个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永远是极少数的那部分。
这是一系列文章的开篇,未来我们会继续探讨更多内容,包括『 行业分析、资本预算、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市场营销、组织能力、公司理财 』等一系列内容。
参考资料: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与运气竞争》
史蒂文·霍夫曼《穿越寒冬》
杰夫·贝佐斯《本质》
陈晋蓉《公司金融》
杨国安《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