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
多数人也不自觉地重复着学习—毕业—得到好的文凭—找到不错的工作—拿到工资—养家糊口过日子。只是近些年,由于社会环境的逼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遗憾的是,100人创业,赢家只有寥寥几人。《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在此书中强调了一个观点:人们只注重于为了钱工作,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大多数在工作中甚至是在金融行业中有出色表现的人竟然也从来不对自己进行财商教育。
我们只关注智商,情商,却很少有人提到财商。罗伯特·清崎强调,财富是每个人可以通过一生持续不断地接受财商教育而获得的,人人都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他也指出,想通过财商教育得到财富,首先要懂得借助可信之人的帮助。多数人会说,我没有得到成功之前,我的圈子很小,我没有人脉,我不知道找谁帮忙,对此,他也给出建议: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身边没有高财商的人,可以通过交学费,向已经获得一定成果的人换取经验,这些人可以是朋友的朋友,可以是投资理财学校的导师。
所谓的穷,是思想观念上的一尘不变;富爸爸确实是实现了财富自由之人,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也是与时并进,辩别人所不能辩,行别人所不敢行的人。自小,作者就得益于富爸爸的先进思想理念的引导,他在还未形成一种成熟的见地之前,总是尴尬地夹在两个爸爸的两种思想之间,进退维谷。穷爸爸总是说,你应该像我一样,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找到好工作,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富爸爸总是说,你想要买什么,不要去想你有没有钱,而应该想,怎么样你才能得到一笔钱实现你的愿望。我相信,穷爸爸是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缩影。
在某些投资理财书中,看到一条通用法则—开源节流。但生活中,太多的人拿着高薪水,到月底仍然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其实,不应该说这些人对金钱的支配没有自制力,因为追求高薪水的目标其实是提高生活质量,这个目标当然就导致赚得对花得多的局面。所以,开源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财商就是为开源做准备的。
书中的有一个图表,让我留下深刻印象,作者用它说明了穷人和富人的差别。穷人因为始终都在买进负债而非资产,因此,钱越花越少;富人,努力地购买资产,虽然花钱很多,却越来越富。所以,俗话说:花钱花在刀刃上,也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