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就互联网的记忆我们谈到了娱乐圈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白衣木子辞

热点事情的爆红的原因是什么?

爆红世间的持续时间有多久?

一件冷寂事情的再度爆红因为什么?

爆红事件被大众再度遗忘又是为何?

互联网有没有记忆?

2020年2月27日,肖战粉丝举报ao3网站致其关闭。

2020年2月28日,孙杨被瑞士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裁决禁赛8年。

2020年3月27日,“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席卷网络,青你2李熙凝备受关注。

2020年4月8日,鲍毓明性侵14岁养女李星星。

2020年4月18日,周某出狱,网红公司争相签约。

2020年4月23日,罗志祥人设崩塌,秒变渣男。

相信上面这条事件轴,可以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思考。

因为互联网的便捷性,很多事情被挖掘出来展示于网民面前,被记录,但是很快被降温遗忘。那么互联网热点信息的反复更迭,是被人(声音大的人)所操控还是更加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呢?就现在某个事情,我们很多年后若是再度想起,查找网络有关讯息的时候,看到的互联网的记忆和我们原来的记忆会不会有二元的对立。即使现在,我们个人来自于互联网的资料是不是真实的,都无从查起。所以我们提出一个话题来讨论。

互联网有没有记忆?

无名:对于普通人(事外人)是没有记忆的。因为标题党,我对很多热点事件都是持怀疑态度。但是在热点事件背后,我在思考我应该怎样做。我的记忆是有选择的,比如对痛苦就没有多大记忆,而快乐的记忆反而更多。说到底,互联网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互方式。比如当年马蓉和王宝强的纠纷被一波又一波的炒起来,我们更多时候关注的不是事件背后是什么,而是事件的最新是什么。

朴素:互联网的记忆还是有的,因为一个电子载体不容易被损坏,单纯从遗忘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有极强的记忆。但是对于大众来说,记忆的只是热点的“精品”,经过淘汰继而生成一种梗。对于大众来说仅仅是做一些完成自己的事,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就退出舞台了。公众并没有那么多精力纠结于一件事情,但是对于身在事件之中的人,这种影响还是巨大的。就像上次武汉红十字会的争论,公众看到漏病提出指责,红十字会调整且更错,公众的任务就完成了,这件事情随着时间逐渐淡化在公众的视野中,但是在红十字会内部,这可能就是他们一直需要铭记的教训和经验。但“遗忘”是真的遗忘了吗?我看未必,只是被淡化了而已!若是有一天,某某某红十字再出现那种情况,那武汉发生的会再次被拿出来讲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在出现某些相似的热点,这依然是被提起的。

我们就舆论的话题,引申到了网民们为什么会被舆论引导?

庶古认为舆论的引导,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输出。娱乐是需要被操控的。尤其是涉及到社会安稳的问题上,娱乐更是需要被引导。朴素则引用葛剑雄的话说“社会上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判断力的,静渊亦是觉得广大网民缺乏判断和思考。继而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缺乏呢。众说纷纭,最终归于以下几点。

1. 我们的教育不会教我们去怀疑,而是无条件的信仰。
2. 没有属于自己的信仰(或者归宿),只能随波逐流,盲目从众。
3. 网络发达的同时,自媒体为了引起关注往往断章取义。看似言之有理,实则不能深究,脱离实际。
4. 网上东西鱼龙混杂,看到的东西太多,更迭太快,来不及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只能被迫的不断被新的东西占据思想。
5. 比起细细思考更深邃的更晦涩的信息,短视频小文章的碎片化更容易被民众接受。因为不用想的太多。
6. 网络匿名时代说话不用负责任,天马行空的言论和虚假鸡汤的文字肆意传播。
7. 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三人成虎容易更变成万人,乃至百万人成虎。

但是就肖战,罗志祥等人的先后形象变化告诉我们,我们荧幕前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这其中充满的虚假的欺骗,其中一种叫做“娱乐包装”。

娱乐包装是娱乐公司利用节目效果,电视角色,娱乐新闻等手段对旗下艺人进行包装,符合大众审美且引发群众追捧,从而缔造“星”的诞生。庶古和十椎认为娱乐包装挺正常,各取所需而已。但是无名却不然,他认为这种舆论包装和我们社会价值观是相悖的,公众人物更应该有公众人物的样子,为粉丝乃至民众树立榜样,而非仅仅达到圈钱的目的。现在的娱乐包装对于盈利来说,无疑是极为精彩的,但是对于文艺或者是观众的贡献,却是江河日下。就举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以前我们看了过一部荧幕剧记住的是演员所饰演的角色,但是现在我们却是因为某个演员而去观看某个剧。经典如容嬷嬷,唐三藏,贾宝玉等角色,我们不晓得这些演员的名字,反而肖战,王一博等人耳熟能详。高片酬低效能,演员和导演一起追名逐利,这对于文化演绎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

对于名利的追求,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文艺界,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名利的旋涡中挣扎。比如小时候我们谈起做医生是因为救死扶伤,当老师是为了教书育人,当科学家是为了富强国家。但现在寻找工作大都是因为一份更好的薪酬而已。很赞同郑强教授的一句话:“现在的学生是找不到工作吗?不是。他们是享受的工作找不着,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工作不做啊!”所以我们这种追求的改变到底是因为什么?我们从忍冻挨饿到现在的解决温饱,为什么我们的青年压力反而越来越大?到底是什么变了?是我们的欲望变多了还是青年变脆弱了?十椎说,现在对于年轻人的压力从当初的温饱转到了另一种形态。因为人类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在每个时期都会遇到属于这个时期的压力。这种解释较为合理。但是大家精神追求的改变又是为何呢?张仪自古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说,对于名利的追求我们不能说是错了。但是一个民族把目光都注在名利上面就是件比较恐怖的事情。无名说,我们追求名利是没有错的,但是现在关注的只是名和利,而不是名和利是怎么来的,也不会考虑我们得到他的手段到底光不光彩。

随着谈论的深入,话题逐渐走偏。谈起中国的某些形式主义与“管政治的人管教育”等话题,更是沉重。再加上最后谈论的越来越少,夜也越来越深,顺着朴素的一句“事实上,大多数人自己也不能认清自己,很多事借由他人的视角来构建自己”的话,无名提议大家互相谈一谈对于各自之间的映象,毕竟交流这么长时间了。所以这场“神往已久但是尚未逢面”的映象交流就开始了。断断续续至夜十一点半,众人安睡。

几个链接分享: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17588

2.  https://baike.so.com/doc/24332912-25140110.html

3.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4438763029541390971

4.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54y1Q7eQ?t=385

来源:失言社

“在人人都谨言慎行的时代,说真话反而成了一种失言之举。”

关注微信公众号:失言社

和我们一起来看问题,讲真话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