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才能透入闪耀的光
《不完美,才能漏入闪耀的光》,致《当我遇见一个人》。
感谢这本书,内容和颜值都在线,文字与配图相得益彰。李雪老师的文字,在温暖与尖锐间游走,深入你心,又引你内省。
品读过程中,不由地让我想起莱昂纳德·科恩《圣歌》里的一句经典歌词:“敲响仍然能响的钟,忘记那完美的祭品。那上面有道裂缝,任何东西都有裂缝——光就是这样照进来的。”
是呀,这世间,谁也不完美。而谁又能评判谁的不完美?我们不能拥有完美的父母,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父母,就像任何东西都会有缝隙。
而其实,只有有了缝隙,光才能透进来。而这光芒,可能恰恰是你最好的老师,带来真正的觉知和成长。
一、疗愈:接受父母的不完美
李雪的童年不幸福,她的母亲没有爱她的能力。但睿智如她,当接受自己痛恨母亲的事实时,真正的疗愈开启了。
她在书中有一段内心独白,是这么说的:我从来不对妈妈说“原谅”,因为不并不觉得自己比她高一筹,可以居高临下、大度地原谅。因为缘分,我们在“今生”这场戏里扮演母女,脱离角色身份,我们都是本质一样的人。童年的经历确实带给我伤痛,但现在我逐渐接受了,事实是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粉饰、无须原谅。
我们的父母都不完美,我们深受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许正向,也许负面。如果是正向的,真的要心怀感恩,并将爱延续下去;而如果负面,则更要接受这个事实的存在——因为“觉知是开始,也是结束 ”。
二、觉知:悦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也成为不了完美父母。但“觉知是觉知者,亦是觉知对象 ”,所以悦纳自己的一切,并体会到这个过程,就是对“追求完美”的释怀,更是一种成长。
但就像《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所言:“我们看似在谈亲子关系,看似为了孩子,但更重要的是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在为任何人好之前,先为自己好,让自己好起来是为别人好的前提。婴儿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是父母疗愈自己的最佳机会,这个机会用好了。父母就可以像火箭一样迅速成长。 ”
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孩子,我们开始向内看,安抚自己内心的婴儿。哪怕之前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影响,但不要纠结,不要苛责。放下一切,回归正念,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我们自身的觉知力开始提升。而这就是“透进来的光芒”,我们未来的人生,会更闪耀。
三、修行:在不完美中传递“爱与自由”
家,就是爱的传递。为人父母,是一场爱的修行。
书中说:“做好父母,需要强大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意愿,然后像母狮子一样充满力量,捍卫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
我们都在“不完美”的缝隙中,顺着透过的光芒,来传递我们给孩子的专属“爱与自由”。
1.看见孩子,才共情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共情,是我深深地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如此可见,共情,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皆可习得,只要敢于去学习去实践。而“看见”,是共情的开端,更是疗愈的开始。
《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有提到:“很多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有功利心的话,也许他们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是,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也许孩子头脑里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他心里体会到的却是一份恒久的孤寂。 ”
无论是“如何说”体系,还是“正面管教”理念,我们都能从中窥见“共情”理论的存在。因为“看见孩子的感受”,是对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才能与孩子的喜怒产生共振;因为身心临在,才能看见孩子的感受;因为看见,才能共情,才能触碰彼此的亲密关系。
更令人感动的是,看见是相互的。看见孩子,孩子也会看见我。
我经常在女儿耳边说:“囡囡,感谢你成为妈妈的宝宝,希望你一直幸福。”而3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一般回我:“妈妈,我知道。你也要幸福。我觉得你幸福了,我才幸福。”
2.学大自然,不评判
这是在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书中说:“一些父母自己的童年太痛苦,爱孩子确实不容易,那就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吧!停止评判,不再控制孩子按照所谓的“正确方式”来生活,那么 至少孩子还可以自救,甚至有可能发展出过人的能力。”
而李雪本人,也因为母亲爱的能力的匮乏,无力施加更多评判,反而赋予了她自由,最终得以自救,并具有过人的智慧。
不评判,知易,行难。中国人大多“好为人师”。小区偶遇的大妈,都能立刻对你教养方式评头论足。而在此,我亦深深地检讨。某些方面,是不是对女儿“爱的太过用力”,却产生了无端的评判和所谓的教育。
真的要学习大自然的不评判的态度。她慷慨地给予世间万物阳光,无论人好人恶,无论物美物丑。
我相信,有了这份觉知,实现也不会太远。不抱有教育的目的,不给予评判言辞,只因给予关注和陪伴的都是爱。
3.真的自由,是界限
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
而我觉得,不具备这个念头,就是具备“界限”概念的象征。好比参天大树,它的繁茂根系需要一定的区域来发展,间距太小,就难以长成。
给孩子自由,就是遵守界限的存在。就像纪伯伦的著名诗句所言:“孩子是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来。”他们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真的自由,就是让孩子长成他们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父母期望的样子。
李雪再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不可以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内观自己。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诉“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我们不能预知20年以后的世界,就像我们在20年前无法想象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能以现有的认知,去“教育”面向未来的孩子。
所以,孩子,你尽管慢慢来。
努力幸运的堡,一位持续学习的妈妈。阅读、码字、生活、育儿一样都不能少。放下,放慢,清风自来;有我,有爱,小春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