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历史人物

于禁:将军百战身名裂

2017-10-25  本文已影响128人  鬼鬼书生

将军百战身名裂,辛弃疾用来形容李陵其实不太贴切,拿来说于禁倒是太合适不过。于禁从军四十年,真正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到老一场战败投降,世人便好似突然忘了他过往的功业,只记住了他屈膝的一刻,想来不免令人唏嘘。

陈寿写《三国志》时,将曹魏的五名将军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五子良将”。这五名曹魏最牛的外姓武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排名当然是分出先后的,于禁在其中排名第三,但要知道这是算上他的“晚节不保”,事实上,在曹操麾下,于禁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于禁,字文则

1、

于禁是曹操的老部属,他不像张辽、张郃他们都是后来跳槽的,而是早早从兖州开始追随曹操。

当时于禁还只是军中的百夫长,他的上司很器重他,向曹操推荐,曹操封他为军司马,后来是都尉,再到将军,一路提拔。

而于禁也确实是战功赫赫,征徐州,讨黄巾,战吕布、伐袁术,处处都有于禁的身影,和他的战功。

到官渡之战前,于禁已经能独当一面。

当时曹操与袁绍在北边的官渡相持,大战一触即发,可刘备却在曹操后方叛乱,曹操不得已先征讨刘备。至于官渡的威胁,只能期待袁绍的脑袋像往常一样慢半拍,在他曹操胜利回师之前,来不及派大军南下。

但官渡毕竟有袁绍的部将,试探性的战斗在所难免,若是前线有了大胜仗,袁绍搞不好就会趁势大军出动。

当时守在最前线的曹军将领正是于禁,袁军牟足了劲攻打于禁的营寨,却始终无法攻下,只得退兵。于禁却趁机主动出击,攻取黄河北岸多个据点,俘虏数千,二十多个袁军将领投降,大获全胜之后,于禁所部从容回师官渡。

当时袁曹两军主力都没有出动,只是偏师互相较劲,这些战斗也没有什么奇谋妙策,只凭双方的战斗力,显然于禁所部大占上风,打出了曹军的威风,也戳破了袁军强大的表象。

以至于官渡大战前夕,郭嘉、荀彧、田丰等两边阵营的聪明人都已看出,曹军虽少,但精锐程度远在袁军之上,这是胜负天平上的重要砝码。

2、

于禁被曹操看重,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武勇,而是他为人坚毅庄重,治军严整,有古之名将的风范。

宛城之战,张绣投降之后突然翻脸,袭击曹操的大营,曹军没有防备之下,全军大乱,兵将们各自找不到统属,只能跑路,曹操自己都只是孤身逃了出去。唯独于禁带着数百部属且战且退,不曾离散,等到敌人攻势减弱,于禁又重整队形,鸣鼓而还。

退出战场后,于禁在路上发现十多个伤兵,都赤身裸体,一问之下,才知道是青州兵在趁乱抢劫。这些青州兵原本是盘踞在兖州的黄巾贼,后来投降曹操,足有三十多万,曹操挑出其中精壮,组成军队,号称青州兵,但毕竟是贼寇当惯了,旧习难改,曹操对他们也比较宽容,因此更加放肆,这次大军溃散,没人管他们,就乘机抢劫。于禁了解到情况,立刻挥兵抓捕四处作乱的青州兵,列数他们的罪状。

一些机灵的青州兵将领赶紧逃走,找到曹操打小报告,说于禁要造反。这时于禁所部也回到驻地,于禁却不先去找曹操汇报,而是先立营寨,挖壕沟。旁人听到有人诬陷于禁,劝他赶紧找曹公禀告真相。可于禁却很冷静,他说:“现在我们刚打了败仗,后面的追兵随时可能会到,我们得先做好防御的措施,准备迎击敌人。”曹操自然是聪明人,没有听信谣言,还奖赏于禁。

古时候大军扎营最怕夜晚发生变乱,大军一乱,士兵就很容易四处乱跑,那时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黑夜里,人一乱就再也聚不起来,就算有十万大军,乱起来战斗力就跟十万头猪差不多。乱军之中,于禁麾下几百人还能岿然不动,这就是古代最精锐的部队了,于禁练兵如此,确实有治军之才,堪称名将。

而他遭到陷害,却能不避嫌疑,先公后私,虽然也是因为曹操是明主,但也看出于禁的为人持重,不是演义里那种张飞似的炸呼的性子。

正是这样的于禁,这样的为人行事,才让曹操放心。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于禁作先锋,就是用他负责断后,这两块都是大军最要害的位置,于禁也不负所望。

3、

于禁治军靠的是严格的军法,而且他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同时也严于律己,时间长了,让他在军中颇有威严。有这么一个铁面阎王当领导,可不好受,将士们一方面很不喜欢他,但另一方面又都非常敬畏他。

曹操麾下有位将军叫朱灵的,也是一员上将。曹操想解除朱灵的兵权,夺去他的军队,但汉末的军队都是部曲制,士兵从招募、战斗到阵亡,往往只认识自己的上司,自然很容易成为将领的私军,这些将士只认自己将军的命令,夺兵权这事可不容易,搞不好就会闹出兵变。

于是曹操就想起一向被将士敬畏的于禁,派他去接收朱灵的部队。于禁奉命后,只带了数十人,径直赶到朱灵军中,当场宣读命令,轻易地解除了朱灵的兵权。朱灵和他的部下摄于于禁的威严,大眼瞪小眼,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乖乖地作了于禁的部下。

当年刘邦夺韩信兵权时,也不敢正面动手,得趁夜假装成使节骗入韩信大营,收缴兵符印信。朱灵当然跟韩信没法比,但在混乱的战争年代,夺人兵权就仿佛夺人妻子一般,若不是绝对的威势,实在难以做到,于禁偏偏就有这样的威势。

建安二十一年,于禁被封为“左将军”,这是重号将军,名分贵重,不是一般的杂号将军可比,当初刘备也曾受封左将军,就顶着这名头混了好多年。在五子良将中,于禁头一个晋升到这个位置。更重要的是,他获得“假节钺”的特权,这是其他四人都没有得到的殊荣。“节”、“钺”都是天子专用的器具,“假节钺”就是可以代行天子的权利,自行诛杀地方的文武官员,这是很专擅的权利,不是统领一方的亲信大员不可能获得。

这时候的于禁,已到达他武将生涯的巅峰,而巅峰之后,就是万丈深渊。

4、

那是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大将关羽从荆州北伐,进攻襄樊,曹操命于禁率大军增援,于禁与关羽的本事相比,就算不是伯仲之间,至少也不会差太多,而且关羽是前将军,于禁是左将军,武职也算相当,本应有一番龙争虎斗。

可人算不如天算,荆襄大雨连绵,汉水暴涨,于禁不知天时,北方人更不识水性,大军被洪水淹没,这都是曹魏的精锐部队,没想到不到战场就先被老天爷缴了械。

等于禁带着残部好不容易登上高处,关羽已经乘舟船来攻打,于禁的将士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而且北方将士都是旱鸭子,困在滔天的洪水中,跑都跑不掉。

这个以威严著称的老将,这时候已经没有多少选择。战斗已经没有意义,逃跑更是不可能,也只有投降和自杀两条路,于禁选择了投降,他麾下兵将们也同样投降。唯独副将庞德不降,被杀。

在《三国演义》里这场大战被演绎成“水淹七军”的故事,这大战成就了关羽的辉煌,他成了“战神”、“武圣”,而于禁,却不幸地身败名裂。

于禁和关羽是老相识了,关羽不会怠慢他,但他也不愿为关羽和蜀汉效力,于是被囚禁在荆州,若是就这样了结一生,于禁可能还会顺心一些,因为后来的故事更让这老将痛苦。

完胜于禁的关羽竟然那么快的败了,而且一败涂地,荆州被孙权所夺,于禁又被带到东吴。孙权倒没有把于禁当作俘虏,可是东吴臣子们的瞧不起,只怕给于禁的打击远胜过牢房。

有次孙权请于禁一起骑马出行,东吴的大臣虞翻见于禁跟孙权并排着骑马,就忿忿不平了,大骂于禁只是投降的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还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被孙权喝止。之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乐曲时伤心流泪,虞翻又跑来笑话于禁是装可怜来博取同情,连孙权都觉得虞翻做的太过分。

这虞翻是何许人也呢?他出身江东的世家大族,自己是当世名士,声望高名气大,傲慢惯了。他其实并不怎么敬重自己的主公孙权,后来因为这事还气得孙权要拔剑杀他,他的本事也就是算卦和说大话而已,这种人昔日何曾敢跟于禁这样的大将叫板,但现在却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来奚落于禁了。

若是于禁就这样老死异国也还好,更惨的还在后面。

5、

曹丕篡汉建魏,孙权称臣。为了向曹丕示好,孙权将于禁遣回魏国。于禁回魏后,不免又遭受一番故国群臣的嘲笑,其中的屈辱只怕比异国更盛许多,以至于面见曹丕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形容憔悴。

曹丕表面上对于禁好言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让他去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让于禁颇为感动,老泪横流的去了邺城。

可他不知道,曹丕可是出名的喜欢捉弄人的刻薄皇帝,他事先派人在曹操的陵园画了副壁画,画中正是于禁的最后一战——水淹七军,画中的关羽威风凛凛,庞德愤而不屈,于禁却拜服于地,作求饶状。于禁见到这画,恐怕是羞愤难当,终于发病去世。

世事如此,只怕于禁也是生不如死,想不死都不行了,也只有死亡才是这位名将的解脱。

若是曹操仍在,以他的雄才,该明白于禁的苦衷,不该如此刻薄地对待他。

虽然曹操对于禁不薄,但于禁也确实忠心耿耿的效力三十年,最后战败也是非战之罪,穷途末路之下,为什么就不能投降呢,何况于禁做的是阶下囚,并没有为蜀汉和关羽效力过。

三国时代,对投降甚至背叛原本该是优柔的,五子良将里,张辽原是吕布麾下,作了曹操的俘虏,这边吕布被杀,张辽却投降,也没有人说他德行有亏啊,张郃甚至在战场上就背叛袁绍投靠曹操。

那誓死不降的庞德的逻辑更是奇妙,他本是马腾、马超父子麾下的亲信大将,后来马腾被曹操所杀,马超逃亡汉中,最后归降刘备,庞德倒投降了主公的死敌曹操,还突然变的很忠诚,要知道他在马家父子麾下干了二十多年,投降曹操才不过四五年而已,而且他的旧主马超这时还在汉中为刘备效力,他为什么就这么忠于曹魏,而不忠于马腾马超父子呢。

事实上对降将的评价全看后来的成败,因为历史都由胜利者书写。

张辽投降,他前主公吕布败了,新主公曹操胜了。

张郃投降,他前主公袁绍败了,新主公曹操胜了。

于禁投降,他都没认新主公,可不巧的是,前主公曹老板逆袭了,赢了。

能指责张辽、张郃,骂“你这个叛徒”的人,都死了,甚至可能是被他们坑死的,而于禁只能被小曹老板捉弄,活活气死。如果当时于禁不但投降还直接带着麾下数万将士反水,跟着关羽攻破襄樊,蜀汉乘胜出击,最终兴复汉室,他现在估计是被当做弃暗投明的典型来夸奖的。

6、

战败的将军该投降吗?东西方的文化对此看法是绝不相同的。

二战结束时,日本在东京湾的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国总投降,盟军最高长官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日本受降书上签字,他将两支签字笔送给站在他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和英军司令珀西瓦尔,以示荣耀。

而这两位将军都是俘虏,他们早在二战之初日军进攻菲律宾时被俘,一直被关押在集中营,不久前才被营救出来,在麦克阿瑟心中,在西方人的主流价值观看来,他们仍然是英雄。

但在中国甚至东亚的情况是绝不相同的,无论是解放军、国军、抗美援朝军、甚至日军,对被俘的将士,从来难有谅解,人们会浑然忘却他们曾有辛劳与功绩,代之以最恶意的诋毁和蔑视。

其实我们煌煌中华,本不是这样的。在青春烂漫的春秋时代,大将孟明视吃了败仗,全军覆没,他和将士们一起当了俘虏,但侥幸归国之时,秦穆公却在城外迎接他们,不但没有责备,还认为是自己的策略错误害得他们受了侮辱。

但后来的中国越来越沉重,自以为是的道德绑架了人性。于是乎,对于禁这样百战而回声名裂的将军而言,真是生不如死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