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去学习好的文章有光

关于学习的二三事

2015-04-11  本文已影响6773人  神奇的小狮子

一些想说的

To love, like never been hurt.去爱吧,如同从未受过伤害。
To dance, like no one appreciate. 跳舞吧,就似没有人注视一般。
To sing, like no one listen to.唱歌吧,就像无人聆听那样。
To work, like no need of money.工作吧,以无需金钱为前提。
To life, like today is the end.享受生活吧,因为今天就是末日。

在别处看到了这英文,以自己拙劣的水平翻译了下。看起来人生在世还是需要一些自我陶醉的,追求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于是这几天对于学习很想说这一句话:

To study, like tomorrow is the deadline.

有效学习方法的一些想法

对于学习来说,清晰的目的和系统时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进行系统性学习。而系统学习才能避免思维单一和思维僵化的风险。

关于对编程的学习,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任务驱动,不得不去完成,学会并使用。使用完以后对新用法回顾,以形成清晰地图,继续拓展新的学习。循环往复下去后,就可以持续进步。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单单是编程是这样的,大多数知识和能力都可以这样学习和锻炼。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把许多看似一大块的内容拆解为基本元素来学习会更有效率。这有点像搭积木,要先有基本的几块积木,然后利用所有学到的规则,把积木搭成任意想要的形状。怎么区分基本元素很重要,因为积木可以有不同的粒度层次。举例来说,在英语学习中,字母是积木,单词是积木,常用词组可以是积木,语法规则也可以是积木。所以说,在学习目标与阶段不一样时,相对应的积木会不一样,比如说学发音规则时,音素时最小单位,是这个时期的积木;学习词组时,单词是积木;而学习句法时短语就是对应的积木。

而对于学习专注度的关键词,我认为主要有兴趣->练习->正反馈->达到心流状态->良性循环。心流,英文名Flow,也可以叫“神驰”,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关于心流,因本人才疏学浅,在这里也就不讨论。如何提高学习专注度,对于这点,我个人首先在这里要说一下本人在学习时是极其容易分心的。但是最近我在尝试专注学习中发现了,有以下几个事情,能让我的专注度显著提高:

  1. 但在我想学习的这个时间段前,各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都要处理完毕。例如微信和qq上确保了没有和人聊天,群信息也已经看完。不一定需要把手机网络屏蔽,要确保我学习的时间段,是大家都不会找我的时间。
  2. 番茄钟是一个给人有开始学习后能有休息这个最大盼头的有效办法。至于每个人番茄钟的长短是看个人习惯而定,一开始可能只能有15分钟的高度专注时间,就需要5分钟来分心休息。但要有计划地拉长番茄钟,个人认为30分钟,休息5分钟是个不错的番茄钟选择。
  3. 就像我刚刚说的学习专注度关键词,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任务来驱动自己。事先准备号相对应的简单练习,在完成练习后会有对应的成就感,这能促进正反馈流程以达到良性循环。
  4. 人要有精神,劳累的状态是不能学习的。早睡早起,吃好早餐能开启美好而拥有充沛精神的一天,这是一个长期熬夜党最近尝试改变之后一个血的教训。相比大多数人也都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能不难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5. 首推个人独自学习,人一多环境就会乱,自己的学习专注力根本无法得到锻炼。有问题就要积累好在一个地方,例如本子或者网络。之后找到能人问清楚是必须的,不能积累得太久太多,不然之前的学习也是白费功夫。

平衡不同学习的一些想法

最近对学校学习有些许烦恼,于是思考了下,觉得如何找到学校专业学习与自身学习的平衡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自己知道什么重要而学,和为了学校要求而学还是挺不同的。马克吐温也吐槽过:"I never let school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关于学校教育自身不喜欢的问题,有个段子很好地解释了:

不是因为用不上就不用好好学,而是不好好学你根本就用不上。

特别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由于知识是进阶联系的,如果因为不喜欢而放弃某个基础课,那么以后的课程十有八九是难以学好的。除非你已经打定主意放弃这个专业,不然之后的学习都是空中楼阁,无法承受来自更高层次科目的要求。大多数学生其实还没有评判某个课程价值的专业能力,却因为自由的名义把自己给荒废。在这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我还真是个中翘楚,经验十足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重新定义下要讨论的主题:

不感兴趣又对未来重要的科目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率学好

这其实根本就是运筹学嘛,即怎么规划所有可能的精力(时间其实也是精力的一种),使之在某一目的上达到最优解,或者我们可以说是解决有限资源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这和我个人存留很久的一个想法是非常不同的:

不感兴趣又感觉没有什么意义的科目如何最快地应付好考试

说实话,只要是不感兴趣,对于我来说就已经很困难。巨大的挫败感会一直笼罩在心里头,导致了对于学习的厌恶。 或许找个合适点的方法或者强动机能让我啃出一点味道来就可以慢慢产生兴趣,但是我没兴趣的地方,拖延症是十分严重的! 那么接下来就会变成与拖延症战斗的过程,一个问题没解决,另一个噁心的东西又出现了。简直是一环套一环,让你欲摆脱而不能。这似乎说明了一个道理,学好的前提是喜欢这个东西。那为了解决前边所有的问题,我们只能把讨论的主题再次换掉:

如何喜欢上不喜欢的课程或者说是你必须得学的东西

我想了想,这大概是全世界师徒制度长久存在的一个原因。有一个高明睿智的师傅手把手带着你学,他能根据你个人和自身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少年的经验制定出相对应最合适你的控制路径和个性化方法,让你快速上道。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得学,要不然他会打你屁屁,比较之下,确实学习就没那么痛苦了。但是,这样的存在只能是一个理想化的角色,毕竟千里马多,伯乐少啊!所以我们可以树立这样一个理想化的参照物,看看大师们都是怎么学习的,都和什么人物接触,会读什么书籍。在现代社会里,想找到这样的参照物简直易如反掌,微博、专业论坛、在线学习等待社交媒体减少了你与大师沟通的成本,更让你轻易地知道大师的成长之路。不像旧时代,只能等大师们写写自传,买他别的书来猜测他的成长之路;当然我并不是说写自传买书就不好,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我说的这些,都说明了自学者是多么的难以看清全局和把握自己所在的位置,更不用对于学习内在的自我驱动力了。所以该怎么能让自己喜欢上这必须得学的玩意呢?我想先说明下学习的三种方式:

  1. 兴趣学习式
  2. 师徒培养式
  3. 苦学式

大约一开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科目都是用第三种方式来学习吧。前边也讨论了,好师傅很难找,而且有句话说得好:人欲成大事,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现在不至于挨饿,但是苦逼是肯定的。不过对于我而言,一直苦学是根本专注不下来的。于是我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学习感兴趣的时间多一点,相当于苦学的奖励

在这里可以提出一个写时间日志的方法,当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时,比如花了一整天的学习精力的30%,那么感兴趣的就可以花50%精力去学习,这个度因人而异。在这里,怎么分配精力在不同的学习上又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先去尝试下不同学习的奖励制度才是先要关心的。也就是说,先做起来,而不是一直想着我该怎么分配精力,用一段日子地实践来慢慢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做法。这似乎很符合我现在在学习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的课程的想法呢,不需要人工预先准备好的例子,自己多跑几次就能数据聚类。

于是乎,这算是目前我能想到的一点点解决之道,不知对于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简而言之,其实不管用什么方式去学习,它都是一件很苦的事。我今天的这点思考,肯定只是学习这条道路上的沧海一栗,活着就是要学习啊。要不活着可多没意思,让脑袋充沛起来吧朋友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