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你还在给孩子疯狂补习吗?
在中国文化里面,很多人会认同这样的观点: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取法其下,那就干脆什么都得不到了。也就是说,只有高目标严要求,才有可能促使人获得成功。
但是认同这一观点的人却忽视了另外一点:如果要求过高,超过了人的能力极限,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总是会失败的。而如果一个人不断地生活在挫折中,就会彻底丧失前进的动力。
你的孩子是追赶者,还是飞翔者?
其实在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应该有一个和他的成长相适应的目标。每一个孩子学习的接受度、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英国的一些学校,就会让孩子自己来辨别自己:我是属于哪个程度、哪个层次的学生。
按照近些年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方法,学生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追赶者,就是指那些一直都赶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一直都在拼命追赶,学习总是慌慌张张,每次学新课都会遇到困难的学生;
第二类是追随者,这类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来给自己定学习任务,只能亦步亦趋地学习,通常会感觉非常吃力;
第三类叫奔跑者,这类学生往往有自己的速度与方向,他能够超前学习,能够更自如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类叫做飞翔者。仅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来,这类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度,他能够自己把握学习的进度、范围以及方式。他有超越的能力,在学习上有更大的主动性。
对父母来说,认清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到底要不要补课这件事情上,父母是不能简单地随大流的,而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区别对待。
比如,有一些孩子在学业上可能是一个跟随者,虽然有点吃力,但基本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如果你让他去补课,就会出现不但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学得更被动的情况。
这是因为补课会让这类孩子产生某种依赖感,所以课堂的学习质量必然就会下降。对于补课,合理的建议是,孩子需不需要补课,最重要的是要跟孩子商量,问孩子是不是觉得非要有人帮助不可。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且孩子在自己做出决定后更有一种责任感,在补课时也就更加认真。
让孩子自己决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如果他选择了补课,那么,他会在补课的时候更明确自己要补什么,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业成绩可能就会提高得比较快。
而一个属于“飞翔者”类型的学生,他往往都是走在老师前面的,所以对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仅仅限于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引导孩子有更多的兴趣与爱好,能够有更广泛的学习领域,鼓励孩子成为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分享者与贡献者。
每个成长阶段,都应先有个“小目标”
一个人能够前进,往往并不是因为被目标所激励,而是因为被成就感所推动。在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应该有一个和他的成长相适应的目标。就拿孩子的学业来说,学得少,才能学得好,学得好,才更愿意学。你如果给孩子定过高的、过于苛刻的要求,反而会让他因噎废食,让孩子产生失败感和沮丧感。
有的孩子从小习惯跟自己比。考试考差了,家长会说,这次考得怎么这么差?而他们总是会回答,我已经比上一次考得好了。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会觉得,那这孩子对自己要求也太低了。其实,一个孩子对自己要求比较低,并不见得他就失去了对进步的渴望。
有个女孩在英国大学读政治关系与政治学时特别辛苦,每个学期要写很多论文。有一次她的论文写得特别差,老师很生气,就问她,你是不是故意羞辱我啊?她非常惶恐地去找老师解释说,我不是要羞辱你,而是这次我实在是只能写到这个水平,我在理解上确实还有很多困难。
老师一听就释然了,并没有怪她,并且在这之后老师还特别关心她,经常为她提供学习资料,慢慢地她的成绩就提至了及格线以上了,后来也顺利地从大学毕业。她的父母笑着鼓励她,你已经超过威廉王子了。威廉王子是英国王室里第一个拿到本科文凭的人,而且是改了专业之后才拿到的。
当孩子获得进步时,哪怕很缓慢,从中获得的成功体验也足以让她对自己所学的学科产生更强烈的感情。
对孩子严厉、高要求,能够在短期里产生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某些孩子身上,这种严厉跟高要求也可能会使他产生畏惧感。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要顺其自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并且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有信心去一步步地迈向成功。
作者:张文质,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与千万家长保持直接的互动与联系。被誉为“最懂素质教育的专家”!多部作品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著有新书《奶蜜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