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后读《父亲》
父亲节的来历我没有查,我知道它是外来的一个节,弥补了人们对父亲角色表达心意的愿望,因此父亲节那段时间,网络上、报刊上都有应景的关于父亲、父爱的文章。
关于父亲的文章在我的记忆中只有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最感人,曾经收入语文教科书。如今有人指出父亲违反铁路交通规则,不适合编入教材,不知道课本中是否还有这篇文章。许多作家都写过父亲,今天我读的梁晓声写的《父亲》,觉得真实感人超过了《背影》所表达的感情和内涵,让我仿佛看到自己的父亲。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刚刚红火了一把,他的短篇和散文同样优秀。《父亲》是他和父亲之间真实发生的故事。他的父亲是严厉的一家之主,靠出卖体力供全家人的吃穿,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统,仅靠吮咂一个三级抹灰工的汗水。按母亲的话说,全家人天天都在“吃”父亲。而父亲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这样的父亲,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父亲形象。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沉默寡言,终年劳作,节俭得夏天不舍得买一片西瓜吃,一分钱掰成两分化,直到现在,子女成家立业了,不仅不要用他的钱,还不断孝敬他烟酒衣服了,他还是不舍得为自己买好吃的东西,买只柚子十元钱还嫌贵,而把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们发红包。
他的父亲是从山东闯关东去的哈尔滨,自己不识几个大字,对不靠体力劳动而活的人不认可,大女儿三岁时病了只准看中医,不准看西医,结果病死了。大儿子学习成绩优秀,他不准儿子考大学,让他去干体力活赚钱。母亲瞒着他让儿子去考,瞒着他去上大学,他知道后写信责骂,把儿子逼成疯子。二儿子梁晓声去了北大荒,单位第一次推荐他上大学,他不敢答应,哥哥的遭遇给他造成了阴影。第二次单位又推荐他上大学,他已经25岁,有了社会阅历,觉得不能放过这次机会,便写信给了父亲。也许是父亲内疚了,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寄给了他二百元钱。
中国式的父亲都是把子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用自己的权威掌控着子女的未来,他认为我是为你好,你就得听我的话,你不听就是不孝,就会横加干涉。当初我要考大学,父亲暗中找到老师,把我的志愿改成中专,他的理由十分充足,只要跳出农门就好,考中专保险系数大,他根本不考虑我的想法,擅自做主改变我的人生。儿女的成长路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父母干预的痕迹,他们认为这是责任,也是爱。
他的父亲开始老了,终于对子女有了新的理解,也知道靠知识吃饭比体力劳动更有出息。父亲到梁晓生家住了一段时间,握泥刀的手开始握锅铲,帮儿子家做饭搞卫生,帮公共楼道拖地整理物品,父亲成了依附儿子的人格而定位自己的人。变成了通情达理,事事处处,家里家外都很善于忍让的毫无脾气的老头了了。
梁晓声是个有名的文人了,他的父亲对知识分子表现出了由衷的崇敬。他希望儿子成为优秀分子中的一员,儿子认为父亲不应该干涉他的信仰。虽然父子之间有观念的差异,但是儿子理解了父亲。他认为,正是父亲这样的普通人创造着历史的进程,创造着文明的千千万万,如同水层岩一样,一层层地积压着、凝固着,坚实地奠定了我们的祖国。中华民族的振兴的一切事业,还在靠着他们的力气和汗水实现着。不管父亲的愚昧和狭隘曾使子女遭受磨难,但这不是他的错,是历史的罪过,人的见识不可能超越时代凭空产生,不可能从没有文化教育中产生,不能用现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评判他们的对错。
两代人之间必定有代沟,这是时代发展和人生经历的不同而形成的。我们的父辈生活的年代缺衣少食,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已经拼尽了全力,我们还能要求他做完美家长吗?现在他们老了,需要体谅和照顾了,我们何尝不是以自己的见识来对待他们呢?我们以为的对他好,真的是他要的好吗?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培养子女的理念中,又有多少不是继承了他们的理念,“有种冷是妈妈认为你冷,有种好是父母认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