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感知春天,品尝春分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19人  半个魔法
感知春天,品尝春分

今日,春分。

小区的紫藤,又开始挂满片片浅紫的花瓣,过不了多久,花事就会像瀑布一样蔓延,在风中摇曳,把雨水都染成一片紫色的雾,到那个时候,春,也接近尾声了。

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最开始,是池塘边的垂柳,枝条变软了,染上淡淡的绿。接着枣花铺天盖地的盛开,春的气息愈来愈明朗了。

枣花谢了,就等着楼下那棵桃花了。每天经过,它会有点变化,突然有一天,星星点点的花苞,悄然绽放,花朵的光芒照亮了一隅的幽暗,这就是人们眼中的春光吧。

于是,我的春天从垂柳的摇摆开始,在枣树上开放,又流转在桃花的花心,然后从紫藤的瀑布中飞流直下。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之物,感受从大地,从天空,发出的微小讯号。而人又从自然之物的变化中,感受时光的流动,因此有了物候一说。

今天的人们,和自然的接触越来越疏远,人们已经不需要从物候的变化中,来确定时令,时间成为了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写在日历上,精确而又理性,随处可见,清晰明了。

我们对自然的感受越来越迟钝,感知能力不用则退,而另一方面,我们更愿意信赖一眼就可以明确的东西,比如对于温度的感知,我们依靠的是温度计,和天气预报,而不是肌肤的感受。记得小时候发烧,老人们会用手探一探,那是一种病中被安抚的感觉,如今已经被一根冷冷的玻璃棒取代了。

比如说中医,依靠“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就是用感知来判断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中医之所以凋零,很难再出大师,其实也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普遍感知力的退化有关。

在阿西莫夫的银行帝国中,最发达的帝国中心——川陀,人们终生生活在一个看不到地面,也看不到天空的金属壳子里,以至于对天空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

“你在斗室中出生,在回廊中长大,又整天 在密不通风的房间里 工作,假日只会去人 挤人的太阳 室,那么一旦来到这个开阔的 空间,头上除了天空什么也没有,你就很可能神经衰弱。”

这种对未来的描叙,着实让人感到悲伤,对自然的疏离,难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吗?人类的感知能力最终会退化吗?

也许未来太遥远,我们不用为此不安,也许正因为如此,保持一个人感知的敏锐,在未来的世界,会是一件非凡的能力——因为稀缺的缘故。

因此,自然界里的花开、鸟翔、虫鸣、鱼跃,我都要一一地感受,让物候的变迁,告诉我四季的轮回,让那些枯燥的数字,成为一天天充满气息和温度的日子。

春分,“玄鸟至,雷乃发生,始电”,黑色羽毛的鸟儿都飞去了北方吗?但还是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鸟留下了,修巢安家;今天的电闪雷鸣有了新的含义,成为一场仪式中的礼炮。餐桌上摆上一盘洁白的春笋,我品尝了春分的味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