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老师+教练雄波+第九次作业
拆书帮长沙橘洲分舵第10期训练营第九拆作业~2020.03.26
R:阅读原文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摘录自10~11页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们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的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I】近年来,各大平台热议话题中,亲子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父母与孩子斗智斗勇,吐槽崩溃的各种信息,频繁占据头版头条。有人说,“有孩子的家庭就像战场,亲子战,夫妻战,数不清的混合战,源源不断无休无止。”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原本你答应孩子去公园玩,因为临时有事不得不取消,结果孩子大吵大闹,不依不饶。刚开始你可能会耐着性子,
建议说,“我们先去小区花园玩一玩好不好?
可能会同情地说,“妈妈有很紧急的事情啊,没办法。”
还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游个公园吗?明天去还不是一样?”
孩子会接受吗?答案通常都是否定的。
孩子难过时,建议、大道理、同情、指责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专家说,“每种情绪背后都隐藏着一份未被理解的感受。”我们只看孩子的行为,读不懂他的内心,管教也就事倍功半,亲子关系也将日渐疏远。(why)
如何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教了我们四个技巧。
1: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听孩子说;
2:光认真听还不够,我们还要给予回应;
3: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
4: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或者手工来帮助孩子实现愿望。
【A1】小女儿10岁,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上周,我们一家四口加上奶奶、大姑、小姑在厅里边烤火边聊天。突然,小女儿抱着右脚大叫,
“妈妈,好痛”
“怎么了?”
“木刺扎到脚板了。”她皱着眉,龇牙咧嘴的。
“不就一根木刺吗?有什么好哭的?真娇气!”姐姐斜着眼丢给她一句。小女儿小声地哭了。
“来,娭毑看看,扎到哪里了?”依旧没止住哭。
小姑凑了过来说,“卿卿今年都11岁了,是个大孩子了,一根小刺还哭脸,羞羞羞咧”她哭得更大声了。
很显然,大家只是在指责、同情、讽刺小女儿的行为,并没有真正读懂她的内心,所以她越哭越大声。
【A2】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我会走到她面前,蹲下来,对她说:“刺到哪了?痛不痛?”
“痛咧,刺到这里了……”(认真听)
“是,肯定很痛,上次我也被扎到了,我都快哭了。你呢?刚才姐姐小姑她们不应该那么说你的,你觉得呢?(给予回应+让孩子说感受)
“刺在里面不取出来的话,会发炎的。我来当医生,你来当助手,我们给小脚板做个小手术好不好?”(实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