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
2021-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古晨京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本质的需求:需要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亦即让自己感受到「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有能力达到我的目标」,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和根基。
这个需求,在心理学上就叫做「自尊」(self-esteem,注意它跟日常所说的自尊不太一样)。自尊有高低之分。高自尊,意味着你认为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低自尊,则意味着你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没有能力的。
一般情况下,自尊是由自我内在进行衡量和判断的。举个例子:你擅长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你能够客观理性地把你的作品跟别人的作品对比,判断它们的优劣,哪怕你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人看到,你也有足够的自信,知道「我写得很好」。
这就是一种「健康的高自尊」。是一种正常的、理想的状态。
但实际生活中,由于大脑会下意识地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倾斜,这就导致了:这种高自尊的建立,很容易「长歪」,顺着一个不够健康的方向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