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本解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本解读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刘宏工作坊成员 赵萍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从选文来看,与第一单元“历史名人,群星闪耀”的主题相较,单元主题为“凡人小事,真情真性”。
所谓“凡人小事”,紧扣一个“小”字——主人公位卑人弱,所写事件大多也很小。不要因为写的是“凡人小事”,就忽视本单元的教与学,因为写这些文章的几乎都是名家圣手。
首先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重在表现“我”对阿长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阿长是曾经照顾过幼年鲁迅的一位保姆。她地位低下,只因主人叫惯了她的前任阿长,所以她也被称为“阿长”,自此连她的姓名也不能为人知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管“我”也太过细碎,睡相不好爱摆“大”字,元旦还有古怪仪式,知道许多烦琐的规矩。这些都让“我”非常讨厌她,即使在她讲长毛的故事时“我”偶生敬意,也很快被厌恶替代。然而,当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时,“我”终于明白了她才是那个热情待“我”、时时关心“我”的“阿妈”,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爱,以至于三十年后仍深切怀念。鲁迅先生用细碎的七件小事刻画了一位一生不幸、渴望幸福、饶舌多事、不拘小节、守旧迷信、粗俗无知但却热情诚恳、关爱孩子的下层妇女形象,表达了自己成年之后对长妈妈的同情、感激、敬爱与怀念之情。本文细节细腻传神,所述事件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值得推崇的是本文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我们最终明白开头几件心生厌恶的小事,是“不隐恶,不虚美”的纪实手法,其实是为表达成年鲁迅对保姆阿长的深切同情,他对真诚关爱自己的阿长是充满感激、敬爱与怀念的。抑为辅,扬为主,抑、扬绝不可等量齐观!
著名学者、女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回忆了自己一家与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琐事,重在表现老王品性。文章开篇介绍了老王的基本情况:人力车夫,单干,无着落,孤苦,无可依靠,身体羸弱,瞎了只眼,所住地方荒僻又破败。从职业、家庭、身体和住所几方面来看,老王又穷又苦,活得卑微,令人同情。就是这样穷苦卑微的老王,他给“我”家送冰加量不加价;在“我们”深陷“文革”政治漩涡,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别人唯恐避之不及时,当“我”请他送“我”丈夫去医院,他毫不推脱,送去不肯要钱,拿了钱还放心不下“我们”。老王为人行事所表现出的心地善良、忠厚仁义,令人心生敬意。作者记叙最为详尽的就是老王临终前送来香油和大鸡蛋一事。当时的老王动作是僵硬的,“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直着脚往里走”,“滞笨地转过身”,“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面貌是可怕的,“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以至于作者觉得“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做,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一切细节描写都在暗示我们老王经历着极大的痛苦,他是鼓着一股劲儿来向作者一家表达谢意,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情留恋,他希望自己也能为一直关心照顾自己的作者一家做些什么,所以送来当时极为稀缺有钱也难买到的好香油和大鸡蛋。这已不再是车夫对主顾的情感,而是相交多年的朋友式的情感,或者说是无依无靠的老王将作者一家当作亲人的温情留恋。善良最能认出善良!即使作者一家遭逢不幸,不能像从前一样给予老王钱物与帮助,但老王深知他们的为人。老王仍时常登门,想为这家人做些什么,表达谢意,表达深厚情谊。结合时代背景,体察细节描写,我们看出了老王的善良淳朴、忠厚仁义、知恩图报,也要看清老王难能可贵的道德勇气,看清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明显,杨绛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在简洁朴素的语言下蕴含着她对这个“苦人”“善人”“真人”深深的同情与敬意。几年过去,一再追忆,终使“我”一个幸运的人对老王这个人性光辉的不幸者怀有了无法释怀的“愧怍”,情感也由普通人的善良升华为文人的悲悯情怀。
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将毕生精力赋予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的农民父亲,突出表现父亲的人生追求。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三级台阶还是他多年前磨穿草鞋一口气背回来的。父亲为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一直做着准备,他肩挑背扛,漫长又艰辛。在父亲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家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反而不自在了。新屋造好了,父亲也老了。小说对父亲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传神,刻画了一位淳朴、要强、倔强而又谦卑的中国农民。从父亲穿的草鞋,住的土房,吃水打柴仍要肩挑背扛,我们可以看出小说所表现的社会环境中,农村贫穷落后,生产力低下。父亲辛苦一辈子,到老才能住新屋,一辈子没有地位,让他心生自卑,有了高台阶反而不习惯。这样的辛酸经历,让我们明白农村亟须引进先进生产力,农民生存状态亟待改善。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卖油翁》,主人公卖油翁与陈康肃公相比地位悬殊,但他自信大胆,技艺惊人。开篇简要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性格。“善射”“当世无双”,以至于“以此自矜”。但卖油翁却很不以为然,“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动作、神态等细节表现他的不屑。卖油翁成功激怒陈尧咨,并表演倒油绝技——油穿方孔钱不湿。表演完后,还要加一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暗含熟能生巧的道理,让陈尧咨心悦诚服。故事短小,语言简洁,形象生动,细节动人,类比巧妙,深入浅出。对比技艺高超、自矜易怒的权贵陈尧咨,卖油翁身手不凡、气定神闲,拥有大智慧。
以上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身上又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弱点,但是他们身上又会时时闪现可贵的优秀品质,引导着我们去坚守底线、守护善良、脚踏实地、追求美好。
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反复阅读,了然于胸,抓住细节,研读静思,从关键语句中感受文章的丰富意蕴,把握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