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想着落袋为安,怪不得你赚不到钱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笑点滴滴

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手中有一只盈利的股票、一只亏损的股票,急需钱用,必须变现一只股票,你会变现哪一只呢?

我猜你可能会变现盈利的那一只吧?不光你会这么做,大多数人也都会这么做。

行为金融学家泰伦斯·欧迪恩(Terrance Odean)在1998年的时候分析了美国一家大型券商10000个投资者的账户数据,他们测算了投资者们实现浮盈的比例和实现浮亏的比例,通过大样本的统计数据发现:

投资者更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而不愿意卖出亏损的股票。

这个现象其实并不稀罕,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处置效应”,指的就是投资者不愿意以低于购买价格出售资产的现象。

也就是说,投资者倾向于“售盈持亏”。这是行为经济学家赫舍·谢弗里(Hersh Shefrin)和他的合作者梅尔·斯塔曼(Meir Statman)早在1985年就提出来的。

售盈而持亏不对吗?

你可能会问了,售盈而持亏,这种做法难道不对吗?毕竟现在亏损的,未来还有可能上涨啊?

我们可以通过交易一段时间之后的结果,来检验这个投资决定是否正确。

还是回到上面那个测算,欧迪恩检验后发现:

在投资者们交易之后的84个交易日,也就是4个月后,被投资者卖出的盈利股票仍然在盈利,被投资者留在手中亏损的股票仍然在亏损。

在交易之后的252个交易日,也就是1个交易年后,被投资者卖出的盈利股票仍然在盈利,被投资者留在手中亏损的股票还是在亏损。

在交易之后的504个交易日,也就是2个交易年后,被投资者卖出的盈利股票和留在手中亏损的股票都转为盈利了,但仍然是被卖出的盈利的股票赚钱更多。

所以,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投资者们都卖错了。

如果从行为金融学来看,人为什么不倾向于出售亏损呢?

这完全可以用前景理论来解释。人在收益和损失区域的风险偏好不同。盈利时,投资者讨厌风险,所以希望落袋为安;亏损时,投资者偏好风险,希望放手一搏。

如何克服处置效应?

那你可能要问了,这个原理我懂了,但是在卖出时,我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你应该了解处置效应是一种决策错误。

处置效应本质上是由决策参考点导致的,由于存在参考点,人会不自觉地在盈利和亏损的感知区域进行决策。而盈利和损失区域的风险偏好不同,就会导致“售盈而持亏”的卖出决策。

你现在已经知道售盈、持亏是不对的。我问你,下次你再出售时,是出售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呢?

你是不是要回答,那就出售亏损的。

如果你真的是这样回答的,就是我担心的了。我只说过出售盈利是不对的,但从来没有说过出售亏损就是对的。

实际上,出售盈利和出售亏损都是不对的

投资应该“向前看”,不能“向回看”,理性人的出售行为不会向回看。

出售行为应该与成本参考点及相应的盈利或亏损无关,而应该向未来看,选择那个未来预期收益最低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往前看”呢?

你试着这样做:你现在看到一只股票,价格是55元,目标价位是60元。

对于这样一只股票,你愿意配置多少仓位呢?

你可能会说,那最多配一成仓位吧。那么,就请你出掉9成仓位!

是不是很简单?问题在于要摆脱盈亏的影响,“向前看”。

售盈持亏很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在牛市时赚不到头,而在熊市时却一亏到底。

所以,在做下一次的交易时,你是不是可以用我们讲过的各种心理偏差仔细分析一下,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