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而不厌还是学而布厌?是诲人不倦是毁人不倦?
俺师父王金宪教导我说:“家长和教师这两个角色要有无条件的爱做支撑,否则学而不厌会变成了学而布厌,诲人不倦会成为毁人不倦!”
我想家长爱孩子是不需要理由的。你爱你的孩子,只因为他(她)是你的儿子(女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所以我们爱孩子,就必须无条件。
当代社会,单纯的应试教育理念,使得相当一部分家庭,父子反目、父女皱眉、母女顶嘴、母子绝交,具体原因很复杂,我觉得有一条是共性的,那就是处处、时时、事事把父爱母爱同孩子的学业紧紧挂钩,挂得孩子们产生很严重的逆反心理。
比如:爸爸妈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给你买这么好的衣服,你想吃啥就给你买啥,你再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呀;先给你买辆自行车,等你考上重点高中,再给你买辆电动车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和做法都可以称之为“非爱行为”,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认为“我” 没有分数、学业、重点高中、重点大学重要。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亲子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董进宇博士曾把这种“有条件的爱”说成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陷阱。有条件的爱,是说我们家长不能无条件地爱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先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得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到的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在人间,爱的可贵性在于它的无条件性。无论在成人的世界,还是亲子关系中,有条件的爱都是爱的“伪造品”,包括把爱作为孩子学习行为的一种奖品,也是不可取的。
同样的,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无条件的爱,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就是说哪怕是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看待,那反过来老师是不是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学生呢?我想应该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