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对不起
自从离婚后,自从开始一个人带孩子,我开始逐渐对心理学感兴趣,我听完了乐嘉的性格色彩,转而又开始学习婚姻心理学,我希望我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当然也是希望自己能给孩子做好母亲的榜样作用,我希望我和儿子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是别人口中所说的那样,跟着母亲生活的儿子有恋母情节,或者不受人欢迎,我们希望我们两个人都是阳光的、健康的。
最近几天,我听了于际敬的心理课程的一篇文章《你为什么没有安全感》。每个人成年后的成熟形态,他的思想以及行为包括性格,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在于老师的一篇案例分享中,他谈到了孩子与父母的三种关系:安全型关系,回避型关系,焦虑——矛盾型关系。
我对照了一下,我发现儿子和我是属于焦虑——矛盾型关系。
我一直很难理解儿子对我的一些的行为,比如,当我跟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对我既是需要,又是排斥,说他需要我,他的确在那种难过的时候,他需要我;说他排斥我,是因为当我待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又不停地推开我,或者用他的小手打我,这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他到底需要我怎么样。
听了于老师的课,我才知道,我跟儿子的这种关系叫:焦虑——矛盾型关系,而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是我太过于追求孩子独立,而忽视了他的情感小世界。
我一直主张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因为觉得他是男孩子,所以当他到了一定的年纪,当他在这个年纪,他有能力可以做好一些事情的时候,我绝对不会代劳,当然这样的做法的确是有必要,可是也许,我走了一点小极端。当我的孩子对我有情感需求的时候,其实也许那件事情他可以做到,但是在那一时刻,他就是需要妈妈对他的关爱和呵护,而我可能为了达到他独立的目的,一味地不予以退让,那么对孩子来说,他会觉得,妈妈不够爱他,因为妈妈并不依着他,所以,当我跟孩子发生矛盾时,孩子在内心里对我是依恋的,所以他需要我,可是我在他身边时,他平时的经验告诉他, 妈妈并不会向着他,依着他,所以他对妈妈又是排斥的,所以他用打妈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和矛盾。
这样一看,我终于明白了他的行为。这让我想起了前几日,他拉粑粑,因为大班的孩子需要自己擦屁屁,实际上他会擦,但是他害怕弄在手上,于是每次还是让我给他擦屁股,那天,他在马桶上足足哭了15分钟,我对他的哭嚎无动于衷,他从一开始哭的时候喊着“我要妈妈”,转而到后来的“我讨厌妈妈”,当然后来我赢了,他自己擦了屁屁,但是他擦好后,我立马就抱起了他,抱着他抱了很久,他的情绪才算恢复。包括昨天,他由于不按时洗漱,我由于太累就让他自己洗漱,他便在那里大哭,当时心软了一下,就告诉他,“宝贝,不要哭,到妈妈这里来,妈妈抱抱你。”当他躺在我怀里的时候,我能感受他的情绪的平复,再后来跟他说洗漱,他就可以欣然地接受。如此种种,也终于可以理解得通,为什么他总是想要爱我,却又总是推开我,为什么他会时不时来打我一下,其实他感受到的是:他爱妈妈,但是妈妈并不依着他,妈妈没有很好地照顾他的感受。
所以我想给孩子规矩,这的确需要,但与此同时,也更需要给孩子带去温暖和关爱,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他安慰,然后再解决问题。在儿童小的时候,只有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爱,无条件的爱,那么在将来的日子里,他才会形成自己的安全感,如今他的父亲不在他身边,我想我更应该给他一份额外的呵护, 让他的情感有安放的地方,让他感觉,在妈妈身边是安全的,是舒服的,是温暖的,因为妈妈可以理解他、懂他。
我这种不是A正确就是B正确的性格,的确有赖于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调试自己,有时过分地强求非A即B,倒的确少了几分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