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不是教你懒
午后斜阳,推杯换盏,书香相伴,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慢生活的节奏。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追寻追忆、复古、休闲、慢节奏的传统生活方式却反其道而行之,逐渐的成为一种生(xiao)活(zi)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吹捧并接受,并被演化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拿来消费,惹来很多人前赴后继的去追寻。
一首歌,将一首诗搬到了我们的面前: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首歌,我不会找到木心先生的这首诗,当年拿来《木心回忆录(上下)》读后,对其书稿间弥漫的一种懒懒的贵族范和慢节奏有着深刻的眷恋。
慢生活经济的车轮奔驰的太快,快到你没有时间静下来心去读哪怕一篇短短的诗歌,仿佛仍旧是延续上学时的学习习惯的惯性,读的书,都是用来应付考试的:上学时代,考试应付毕业;毕业后走向社会,考试为了应付职称评定。终于有一个比较空闲的周末,躺在床上不肯下来,还美其名曰:享受一下,慢生活。
这哪是慢生活,明明就是懒。慢,是让你停下来审视你自己;懒,确是绝对的放纵自己。
慢生活,慢在一种姿态,用一种细致的态度去挖掘,去发现原本属于生活的美。在听一个谈话节目说,一个人趁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培养一两种兴趣爱好,比如阅读,比如书法,比如钓鱼,这样当你老去,从让自己骄傲的职位上走出来,返回到“人”这个层面的时候,没有了职位给你带来的光荣和喧嚣,你需要去慢慢适应做一个“人”的状态,这个时候很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朋友亲人陪在你的身边,需要你拥有自我相处的能力,这样的自我相处,其实就是“慢生活”的状态。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刚从岗位上退休下来时,内心无比的高兴和激动,然而时间不久便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空虚,其实是在长久的工作中保持着快的节奏,而失去了拥有“慢生活”的能力。
慢生活,慢在一种精神,用一种精致的姿态去精雕细琢:蒋勋先生能够用四年的时间去讲《红楼梦》;叶嘉莹先生不顾自己的年迈之躯,耐心的将顾随先生的讲稿整理出来,是为《中国古典文心》;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其实就是陈丹青先生对其多年讲稿的整理;曹雪芹《红楼梦》十年批阅,一把辛酸泪,这些文化上的瑰宝,无不是慢时光中精雕细琢的成果,也是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慢生活慢生活,慢在一种态度,用一双温暖的双臂去拥抱生活。生活对你含情脉脉,你就不要对她冷面以对。有个朋友向我抱怨说,领导是一个工作狂,一刻也闲不下来,弄得下面的同事们每天都紧张兮兮的。 或许在这样的满眼是工作的领导眼中,你给他讲慢生活,他会觉得你是要耍懒,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保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你很难去改变他的生活或者工作习惯,如果让其放下工作去休闲,或许会让他觉得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能够从紧张的工作当中抽身出来,偷得浮生半日闲,踏着时光的行板,去品味难得的慢生活,也逐渐的演化成一种能力。
有一次,有机会走进西藏昌都的农家小院,蔷薇花迷住了眼,盖住了墙,墙外车来车往,墙内歌声悠扬,老百姓们围坐在小院内的草地上,随性的铺上毡布,大盘子呈上美味的吃食,起先人们是围坐在吃食周围,打着拍子唱着歌,后来玩high之后,便载歌载舞起来,欢笑声传向了云霄,我看到了每一位百姓的脸上都是那种肆无忌惮的,毫无防备的童真的笑容。或许,慢生活,最终教给我们的,是去寻找最本质的自我。
希望你可以保持一种随时拥抱慢生活的能力,既可以激情满满的去工作学习与生活,也可以安然与自我相处,随时可以找回最本真的自己。
慢生活感谢你的阅读。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