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眼缘|程晓彦-笔下时代,纸上国风
黑白胶片
曾是一代人梦想与美好记忆的见证
也是记录下人生不同寻常的瞬间
但却在每次翻看照片中渐渐泛黄......
能够走上绘画的道路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这个必须得感谢我的父母
父母在我儿时居住的小县城
有一家摄影工作室
我和哥哥居住的卧室是
漆黑一片的冲洗照片的暗房
孩提时代的我
没有大城市的积木布偶玩具的陪伴
只有冲洗照片的各种设备的相伴
裁纸刀、显影液、量杯
还有不用出门就可以看到
世界各地精彩风景的杂志
在众多摄影大师中
最喜欢的就是风景大师
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
他的黑白摄影是那么的纯粹
包容、安静、耐看
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细腻的黑白层次是传递给我的第一印象
画画与摄影都是这个时代的记录方式
一张照片可能是绘画作品的创作来源
无需到访此地即可绘于纸上
而用拍照记录绘画作品
此时的照片又是绘画艺术的传播载体
当代摄影与绘画艺术互为存在、不断更新
艺术家对美的探索和追求
使摄影与绘画相互成全,互为补充
产生了更为完美的艺术创作
相似的艺术语言
但又有各自的鲜明特点
任何时代都具有不可重复性
时间不会停止,新旧不断更替
国画的传统是
提取、纯粹、空灵、以一当十
而当代数码技术的优势属于全纪录
能够更强大地展示时代的细节情境
一种是国粹精华,一种是时代潮流
一部手机可将全球融合于一屏
传统的绘画固然会
带给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
现代摄影也能带来
永不模糊泛黄的生活点滴
体现对生活的感悟
表达对思想的宣泄
记录世间百态的同时
也展现了艺术家们对美探索的勇气
现在看来
总觉得那时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去画画
那是源自童年时期浸淫摄影杂志的影响
在之后的专业路上
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明确的方向
“画,要随当代”
要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绘画
用当下的语言记录
属于我们时代的作品
故此我的很多作品
是属于中西混血的
身着中衣衫,放眼各国的艺术品类
用毛笔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
正所谓“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传统与现代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
任何“现代”都不可能离开传统凭空而生
而任何有意味的“现代”最终也将成为传统
因此,任何一个时代
都是在对传统的继承
和对现代的探索中发展的
将传统与现代双重的文化和历史叠合起来
可在其间创造一个恰如其分的审美空间
从传统理解现代,以现代解释传统
前者是最基于“历史”的意识
我们的当下只是
人类历史长河中有限的一段
甚至是“瞬间”
若不站在思想观念
和文化创作连续的脉流中
我们就不能理解现在
也不能很好的“进入”当下
故此,我们需要不断地
“回望”历史、梳理传统
在无数人有益的生命体验和经验积累中
寻取最为适宜的面对当下的存在方式
以现代解释传统
使传统与时偕行、踵事增华
在不断地解释传统中赋予其新的内涵
从传统技法出发,结合实景真情
把典雅的中国画语言
和千变万化的自然相互结合
或小桥流水、或雄山大川
都是艺术家笔下诗情的新世界
古人为宾我为主
更不乏现代的先机
瑰丽的想象结合奔放的笔墨
传达着艺术家的情与思
风象星座之一的双子,一直在路上
像风一样自由,迷恋风一样的速度
当年总在风中流连忘返的少年
只有画画时,才能把风停留在画面上
景色亦为时光驻留
乘着风的翅膀
追逐梦的脚步
追梦,皆因心中有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77925/c8a8533d5b767e7b.jpg)
程晓彦
祖籍山东,陕西籍80后青年画家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现居西安
师从西安美术学院李阳教授专职国画创作
陕西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2年11月参加由天朗美术馆主办的“繁星首届陕西高校青年教师邀请展”
2012年12月作品“蓝梦”参加北京宋庄美术馆(首届)当代艺术weibo大展
2013年5月作品参加西安美术馆“8080看上去挺美”国画展
2012年12月作品“公园随想”参加北京宋庄美术馆(第二届)当代艺术weibo大展
2013年10月参加长安美术馆“四方城新生代水墨展”
2014年5月国画作品参加“2014从长安出发青年美术家优秀作品展”
2014年9月国画作品参加由生活速递杂志和华丹画廊联合主办的“我们----西安80后国画十人展”
2015年1月国画作品参加“墨迹”陕西优秀中青年书画家新时代文明主题大型书画联展,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走进新城公益活动
2016年6月参加由华商报组织的“西安沈阳30位艺术家书画汉阴”采风写生,创作的国画作品入选第五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
国画作品分别被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
西安美术学院画廊等美术机构收藏
你想成为“我在眼缘”的主角吗
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