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感想
今天,也就差不多是最后几节的课吧,停电的缘故,原本的计划打乱,只得改为自习。
也就抽了这个空档,向周老师请教了这个问题: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怎么自我培养?其实请教之前,我早就料到会得到一个不会令自己怎么满意的诠释,虽然我还是期待于心灵的一振。因为当今现行的标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诚然,注重实践并没有错,并且的确注重实践也是没有错的,但却不能因此而避谈理论,避谈宏观,避谈高屋建瓴的东西。记得有位教育界的学者曾就说过:国内教育过于注重实践却鲜见理论,这不是好事!
所以说我们不能说因为一个问题的框架很大,涵盖范围广,发问者的实力不够高(说白了还不是一种偏薄物质论的看法,虽然没质于口,不也成了“有多大的实力问多大的问题”),就首先否定这个问题的提出,这是不正确的!问题的提出,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从理论诠释上入手,还是从实践分析的方法思考,然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实践。
所以说现在好多人们的思维模式很奇怪,思考问题不从本质出发,而是首先怀疑问题的可问性,但要是不可问的问题,提问者还请教它干嘛?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反映了提问者的困惑或是一些人的困惑,所以才有了它的出现嘛!而对于提问者这些大问题的可问性他也很是了解的,首先人们会是质疑自己问题的提出,但还是提了,说明这是亟待解决的,不要侧面突击解决问题。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性的说法可以讨论,就是这个问题对你提问者重要吗?你不解决它你又不缺点啥的,自己眼下的事儿干完了吗?干好了吗?有必要耗费时间在这些虚无的东西上面吗?突然发现我国“中庸之精髓”被运用之如此娴熟,呵,大好啊!
这是问题能不能问出来的缘故!
慧姐说德是决定人才的前提,其实我是不大认可的,这是不够准确的。什么是德?有说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指引的准则,有说是忠、义、仁、信、孝、慈、恭、谦,更有说是按照道的内涵而顺应道运行的思维品质......似乎根本没有一个定论!诚然,有德是好的,毕竟相对来说更能促进人的进步。话说回来,那没德或者说少德的人就不能是人才?似乎不是吧!这里要搞清楚,我不是说只要有才,德不德的都无所谓,似乎我只是想要说明德能促进人才进步,而不是决定人才优秀的前提,是吧?
我认为,思想是决定人才优秀的前提,思想的闪光点充满着创造力!用思想决定一个方向,大谈特谈大问题,谦逊着手,实践求实。
��;��=��=�PE��`E��P���0���@���@���������������e��!e�$Q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