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精选简书官方现代诗伯乐收稿专题🌈【游习学院】

脱贫散记|迎检.13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147人  山居散人

22日早上,我到村里才七点过,刚停稳车,就接到黄万军的电话:“秦主任,今天抽到我们村没有?”
“没抽到,怎么了万军?”
“我想去赶场买点菜种。抽到了的话,我就不去了。”
“没事,你去吧,家里收拾好就行。记得早点回来,就怕他们中午又抽。”
“好的。如果抽了你给我打电话,我坐摩托赶回来,保证不耽误事。”

虽然是一通平常不过的电话,我其实挺感动。

黄万军是村上列的重点问题户、风险户。他评贫困户后本可以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只因当时村上干部的干扰没能享受到。后来,他自己筹钱把房子建好,村里后评的贫困户却多数享受了好几万的政策补助。这两年他越想越不平衡,于是到镇上县上要说法,又因为他已有安全住房,无法再享受政策。这以后,他再不配合村上工作,无论谁去走访、调查,他总说:“我该得的补助到不了位,你们说什么都是空的,凭什么叫我满意?”

工作队驻村后,发现一个怪现象:村里干部都不怎么到五社去。通过多次走访,长期接触,发现五社村民并不比其他社的村民更刁蛮。原来,五社一直没出过村干部,所以当年交提留、抓超生他们社被看得最紧,整得最惨;这些年修路、建塘、评低保这些政策上的红利他们又很少享受。所以五社的村民对村干部很是抵触,到他们社里走一趟连水也混不到一口。

这大半年以来,工作队慢慢改变了这种状况。无论帮扶力量还是到户项目、资金全都尽可能做到公开、公平,而且因为五社基础更差还有所倾斜。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开始或许没有多少反映,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对工作的配合,还是对政策的认可,他们都有了很大改变。

黄万军是特殊情况,建房的补助无法解决,矛盾就无法化解。好在还有另一个契机:他儿子于一八年考上大学,我们工作队顶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到县上协调,帮助办理补助、助学金的申请手续。他说交学费还有缺口,我又回单位向领导汇报,得到了单位的捐助、慰问,终于顺利将他儿子送进了大学。这一件事后,他再没对工作队提过任何意见。

“如果村干部都像你们工作队这样公正办事,这样为民着想,哪还需要问我们满意不满意?”黄万军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