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西藏旅行·在路上旅行•在路上•̀.́✧精选首推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2017-09-05  本文已影响2019人  传说中的大师兄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九月三日,又是阴天啊。

  两人帐篷,三个人睡,又是除了冤大头,我和二师兄都没有睡好的一晚。好像每一次都是这样,冤大头睡觉每一次都翻来覆去,闹腾的我们都睡不好觉。恩,如果还有下一次,一定让他自己背个单人帐。

  由于今天是最后一战,我想早点结束烂路,二师兄也想洗个澡,冤大头更想念察隅的WiFi。由于大家都有各自的目的,所以今天起的很早,出发的时间也非常早。

  昨天晚上已经把方便面都消灭完了,所以我们的早餐只有饼干了。收拾好帐篷,吃完早饭,我们骑行一公里就到了嘎达食宿店。补充了一些营养快线,旺仔牛奶,随后就抓紧时间出发。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从嘎达食宿店到今天要翻越海拔四千七的无名哑口,有着一段非常长的路要骑。一路都是在草原和零星的牧场中穿梭,我唯一祈祷的是这最后一天爬哑口,老天爷不要下雨了。

  十公里左右,我们到达哑口下方,放眼望去这座藏民口中的小山坡,原来是由两座山组成的。哑口的所在位置,我们需要从爬山边上的一座山的山腰处,而后才能转到哑口的那座山。

  原来,不止是城市套路深,高原的哑口也是套路满满的深。

  一弯接一弯,在我们还没有爬山第一座山的山腰,老天爷又开始下雨了。又是痛苦的重复,这些日子从我们爬第一座哑口开始,就从来没有一天不下雨。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又不愿意放弃的,那么就只有去坚持了。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个车轮连着一个车轮,只要不是迎面而来的雨太大,以至我们看不清楚前面的路,我们都会冒雨前行。因为,我们知道今天要想如路书所说赶到察隅,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总有自驾的车辆路过我们,竖起大拇指,或是给我们拍照。他们似乎除了敬佩别人之外,再也不信任自己内心深处也有这种能力。倒是冤大头每次都得意洋洋的,一边跟我们说着谦虚,一边又说自己的粉丝太热情了。

  哑口的最后一段路还在修,工人们差异的看着我们三个人冒着雨,就这样登山了哑口。也许,他们想不通,我们为了什么;其实,我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了什么。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从哑口的下坡长达约六十公里,用二师兄的话来说,这一次下坡,把我们从丙中洛开始上的所有坡都下完了。

  今天冤大头的第一次夜骑,在我和二师兄的保护之下,他顺利的完成了十四公里的夜骑之路。我,二师兄,冤大头,晚上十点到达察隅县,结束了丙察察线的骑行之路。

  感谢所有朋友的祝福和关心,我们将在察隅休整一天,而后从察隅继续出发,翻越四千九百米海拔的德姆拉山哑口,去往然乌以后,沿着川藏线一直到拉萨。

  从察隅出发,一路上坡海拔总计需要上升二千五百米。

  今天下的坡,我们又要还回去了。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察察最小的骑行少年(十)

  最后。

  丙察察线,这条最艰难的进藏线路。

  以至,当我们再一次看到水泥路,几乎有恍然一梦的错觉。

  曾经走过的几条进藏线路,丙察察线无异是路况最差,危险系数最高的一条线路。庆幸,带着你们的关心和祝福,从丙中洛到察隅,我们一家三口有惊无险的完成丙察察线的骑行。

  冤大头,也交出了长途骑行的第一张答卷。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千里奔袭到大理(一)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二)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丙中洛骑行第一天(三)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生死考验的大流沙(四)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悬崖上的车轮在跳舞(五)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上坡,上坡,上上坡(六)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哈哈,冤大头受伤了(七)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风雨不缺,冰雹在下的齐马拉哑口(八)

一家三口的丙察察骑行之路—套路满满的一座哑口(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