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过山海关是什么意思?
今日在一个房产投资群内看到有人发的一张房产投资图,如下:
对于第一条和第三条都好理解,那第二条“山海关以北不投资”是为啥呢?
其实在中国的投资圈里,确实有这样的说法流传,即“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不去云贵川,投资不上太行山,投资不到宁藏甘”。
对于多数人而言,可能熟知的只有第一句,而对后面的三句并不太熟悉。这句投资界的顺口溜,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区域经济道理呢。下面详细说说最广为人知的第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
山海关指的是哪里呢?山海关位于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与辽宁省的分界线,也就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界线。所以这一句所指的区域,即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
投资不过山海关又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说来,在投资圈,绝大多数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当听到公司名字中带东北某地区时候,都会有意规避或者自行过滤掉。
那他的真相其实就是,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了它只能流向有活力和前景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大体上来说,西部落后于东部,北方落后于南方,东南沿海经济好,活力强。
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又决定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更快,而经济落后的区域发展更慢。而资本呢,资本的属性是逐利的,有它自己的流动方向,即——不断主动流向经济发达区域,而对经济落后区域避之唯恐不及。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什么意思?“投资不过山海关”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环境因素。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酷寒且漫长,取暖季高达半年以上。因此对于一般性投资项目而言,用于取暖保温的成本非常高,如果不是受资源所限,通常情况下,投资者会望而却步。另外,道路上的冰雪长达半年不化,对于高度依赖于物流支撑的产业,成本高、效率低。
二、市场规模不大,当地消费能力较低。东三省地广人稀,近几年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当地大量人口向南迁移,不断流失。加之本地消费能力较弱,因此对有高度依赖市场和消费的产业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三、当地政府思想不够开放,行政审批政策多而复杂,服务意识差,原则性不强,效率低下。这些原因导致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非常多。而在投资者眼里,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本身就是极大的风险。
四、人文环境开放度差,人才供应不足,制约当地民企发展。东北地区近几年人口持续净流出。再加上当地人文环境相对封闭,包容性不强,使外地人才不愿流入,更不用说在当地扎根发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五、造假和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使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更是让投资者望而止步于山海关以内。
去年,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的亚布力事件,更是再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什么意思?“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说法是从企业角度反映了投资者对东北地区上述状况的明确态度。这一说法反过来又揭示了东北政府和社会对待企业,特别是外来民营企业的态度。
东北经济不行已是人尽皆知,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意图振兴东北。但经济要发展,没钱是万万不行的,而偏偏业内又流传“投资不过山海关”,资本都在逃离东北,人口也在逃离,那经济如何好起来?
对于国内其他和东北类似的地区又何尝不是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其实,我更希望,各个区域的经济能够一起协调发展,不管是山海关、云贵川、太行山、宁藏甘。
短期内,东北需要改变的还有太多。
任何一个城市,不管先天或后天优劣势有多明显,只要越开放,越升级,越走向国际化,资本必定会随之而来。而不是资金和人口全部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留下大片的空城还有那满地的荒芜和落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