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简单、可激怒:最佳的人际关系准则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32人  黄土地的日志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紧密的世界。你可能会举出很多例子来反对我这样一个判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现在社会的高节奏都使得我们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确实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在互联网的连接作用下,相比以往你可以轻易触达另外一个人,虽然可能实际见面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但是沟通起来却方便多了。我们在这个社会工作和生活,都难免会和人打交道,那么怎么才是最优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呢?

概括起来我觉得可以用七个字来表达“善良、简单、可激怒”。

首先我们要保持善良,相信人性本善,以善对人。无论是对任何人在合作的时候拿出我们最大的诚意,也相信对方同样会如此。

其次我们要保持简单,简单直接地沟通,简单直接地处事,不玩一些不可告人的心思,不要妄想通过复杂的陷阱把别人给绕进去,从而获得某些收益。

最后我们要做到可激怒。我们保持善良的本心,采用简单的沟通与处事方式,但如果有人故意去利用我们的善良和简单损害我们的利益,那我们也大可不用忍气吞声,要做到睚眦必报。

我们不但要坚持“善良、简单、可激怒”这样的人际关系准则,而且要在对外关系中将自己坚持的这一原则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对方,这样最利于合作,也最利于自己在各种复杂中的关系中处理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

“善良、简单、可激怒”是我从《跃迁》这本书上看到的,只不过我基于自己的理解更换了一下顺序。这个原则并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而是有心理学实验支撑的。

我们大家可能对听说过囚徒困境。两个囚徒被警察抓住了,如果双方都不选择出卖对方,那么他们会被判2年。如果一方出卖了另一方,而另一方没有这么做,那么被出卖的一方将会被判5年,出卖的一方1年。如果双方都选择出卖对方,那么他们都会被判3年。在两个人的情况下,两个人都会选择的策略是出卖对方,这对于二者来说是在多种情况下的最优策略。这个只是两人之间的博弈,我们日常面对的是多人之间的博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最优策略是什么呢?也有学者做过类似的实验。

1980年,密歇根大学的阿克塞尔罗德设立了一个大赛,邀请一群博弈论学者每人设计一个程序来玩异常200轮的“多重囚徒困境”,看看最后什么策略会胜出。最后的胜利者是苏联裔计算机科学家编写的明教“Tit for Tat”的程序,中文名字可以翻译为“以牙还牙”。后来这个实验又在很多不同情况下进行过很多轮,最后胜出的都是“Tit for Tat”。它奉行的策略和我们上面谈到的“善良、简单、可激怒”如出一辙,就是我先合作,然后如果你在之后和我合作那我继续和你合作,如果你在合作中欺骗了我,那我我一定不会再和你合作,而且会在之后以牙还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